返回

第41章 泾水探渠意难平 (1/2)

嬴政卧床几日,腿上的伤势已无大碍,却仍感些许不适。

三月初的启耕大典如期举行,李斯主持仪式,百官云集,场面隆重。

嬴政强撑着出席了大典,仪式结束后,他并未返回宫中,而是将王绾、蒙恬和赵高唤至身旁。

“今日启耕大典后,朕欲前往泾水一览河渠工程,尔等可随行。”嬴政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王绾略有迟疑:“大王,您的腿伤……”

“无妨,”嬴政摆了摆手,“朕已无大碍。此事需低调行事,不必声张,只备几辆轻车便可。”

王绾领命,迅速安排下去。日落西山,几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驶出咸阳宫,朝着泾水方向而去。

次日清晨,嬴政一行抵达泾水附近。

为避免引人注目,他们弃车步行,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寻找瓠口工地。

山路崎岖,嬴政虽腿伤初愈,却步伐稳健,丝毫不显疲态。

“大王,此处山高路险,不如让臣等先行探路。”蒙恬关切地说道。

“不必,”嬴政目光坚定,注视着远方,“朕要亲眼看看这关中沃野的未来。”

一行人继续前行,翻过一道山梁,眼前出现了一片简陋的营地,只是营中人影稀疏,似乎并非工程主力所在。

嬴政眉头微皱,正欲开口询问,忽闻一阵悠扬的山歌从更远的山谷传来,歌声清脆悦耳,带着一丝淡淡的乡愁。

嬴政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这歌声……”嬴政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似乎是从山下传来的……”

他转过身,望向歌声传来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探寻之意……

歌声飘渺,似远似近,嬴政循声而去,王绾等人紧随其后。

山路陡峭,嬴政腿伤未愈,走得颇为吃力,赵高几次想上前搀扶,都被他挥手拒绝。

下行一段距离后,歌声愈发清晰,嬴政终于看到歌声的来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一块巨石上,手持一把简陋的石凿,一下一下地敲打着石块,口中哼唱着悠扬的山歌。

在他身旁,一位梳着双髻的小女孩正拿着一个小小的竹筒,往石块上洒水。

“老丈,”嬴政走上前,拱手问道,“敢问这山歌可是你所唱?”

老人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嬴政一行人一番,放下手中的石凿,缓缓站起身来。

“正是老朽所唱,几位贵人有何见教?”

“老丈的山歌委婉动听,令人心旷神怡,”嬴政赞叹道,“只是不知为何在此处劳作?这营地为何人如此稀少?”

老人叹了口气,指着远处正在开凿的山体说道:“我等皆是受李斯大人所托,在此处开凿河渠。只是这工程浩大,人手不足,大部分工匠都去了瓠口那边,此处只留下老朽和孙女负责一些简单的活计。”

“李斯大人?”嬴政微微皱眉,“他可曾交代过其他事宜?”

“李斯大人曾言,”小女孩脆生生地插嘴道,“爷爷唱的山歌能鼓舞士气,让工匠们干活更有劲儿!”她说着,还模仿着李斯说话的语气,逗得嬴政等人忍俊不禁。

老人慈爱地摸了摸孙女的头,笑着说道:“正是如此。李斯大人还说,这歌声也能让过往的行人放松身心,忘却烦恼。”

嬴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方正在开凿的河渠,沉声说道:“带朕去看看……”

老人拄着拐杖,在前面带路,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跟在嬴政身旁,不时回头看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王绾和赵高等人默默地跟在后面,不敢出声打扰。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河渠工程的现场。

此处河床较为狭窄,两岸山体高耸,中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通道。

数十名工匠正挥汗如雨地劳作着,有的在挖掘土石,有的在搬运石块,场面十分热闹。

“大王请看,”老人指着河床中央的三根巨大的石柱说道,“这便是最后的三根柱石,只要将它们破除,泾水便可顺利东流。”

嬴政顺着老人的手指望去,只见三根石柱巍峨耸立,宛如三座小山,气势磅礴。

石柱周围堆满了干柴,工匠们正将一桶桶黑色的液体浇在柴堆上。

“这是何物?”嬴政指着黑色液体问道。

“回大王,此乃猛火油,”一位工匠答道,“以之焚烧石柱,可使其快速崩裂。”

嬴政点了点头,饶有兴致地观看起来。

片刻之后,柴堆被点燃,熊熊烈火瞬间腾空而起,将三根石柱完全包围。

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热浪扑面而来,嬴政也不禁微微后退了几步。

半个时辰过去了,大火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