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应该知道,在竹简刻字,何其费时间,何其费精力。”
周青臣在这时说道。
“这和刚刚说的内容,不相符合啊。”
这样的答非所问,让一众门客和食客,疑惑不已。
毕竟,他们讨论的是大赵强盛了,也会被别的拖后腿。
“周阁下是想说什么?”
公孙龙没出声打断,也是静等下文。
“然则,笔墨已经现世,可以直接书写,大大节省许多功夫。”
“王上可改变文学方面,彻底的变更,也可以变更现在的时代!”
周青臣条理清晰的说道。
“对啊,可以这件事入手。”
众人顿觉有道理。
“变更变的是文学,最后,依旧无法变更大赵的短板。”
公孙龙又一次反驳。
“确实属于文学,然,代表的是,王上有意改变赵国的决心!”
周青臣带上敬语。
这不是奉承,完全没这个必要,在这里又没官职,说给谁听?
“改变大赵的决心,彩!”
无论那些门客,还是食客们,基本为这句话喝彩。
“这一份决心,足以让大赵重返强盛,无可匹敌。”
说完,周青臣看向面前的老者。
“以大赵境内的田地,无法支撑起,和秦国争雄的底气。”
这样的辩论才有意思,公孙龙继续说道。
放眼整个天下,大赵的骑兵最多,养起来的成本非常高。
尽管军事突出,至今还能反击秦军,只是弱点也一样突出。
“赵王十岁练兵,练出虎贲军,说刻写费时费力,制作出笔墨。”
“同理,也可田地产量少,推出全新的政策来。”
周青臣进一步说道。
“这一代君王确实厉害,刚掌权就有这样的成绩。”
众人很认同这一点。
虽说继位十岁了,只是就位仪式,最近刚举行完不久而已。
“未知未知,无法预料的事情,根本不可作数。”
到这里,公孙龙看见了志同道合的人。
“正因未知,无法预料发生的事,只能参考前面所做过的。”
“创虎贲平叛乱,出笔墨便文学,现在都做不好,何谈以后?”
周青臣反问道。
“是啊,连现在都不能做好,以后更不用说了。”
“反之,眼下朝着好的方向出现,这未来不会差。”
在场的门客和食客,都是倾向这个说法。
“各位,我只想说,大赵未来可期!”
说到最后,周青臣猛然高呼。
“彩!”
几个字让辩论得到升华,公孙龙也是喝彩起来。
辩论这些不是为输赢,不过,可以找到一样想法的人,可以在过程中形成策略。
“献丑了。”
周青臣没有得意忘形,反而说道。
还好,大赵君王实在给力,否则,辩论不过这个公孙龙。
因此,也算是借力打力,围绕主要的两条来说。
“听这些真是痛快,来来,喝酒。”
一时间,酒楼的气氛更为热闹……
“赵将军,我们城防军的处境危险了。”
城外的军营,城防军大大小小的军官,都到了。
“怎么说?”
宗室将领赵余,追问道。
或许此人不显著,但是,有个儿子叫做赵佗,如今才三岁。
“外出探亲的士兵回来,说是王上赏赐了,参与平叛的门客。”
“还说了一句,有才者不问出处。”
其中一人解释道。
“这是他们应得的,问题不大。”
赵余还以为是什么事。
“之前和逆贼公子偃联系的大臣,据说,据说…”
说到一半,城防军众人犹豫不定。
这事有关处置,从宫里传出去,不是什么秘密。
“据说什么,讲出来,拖拖拉拉的,像什么军人?”
赵余喝斥了一句。
“已经查出来的大臣,还在任职,查到其余人再一并处置。”
一开始说话的人,这才全盘托出。
“你说什么,查完再一并处置!”
赵余的神色僵住。
岂不是等于,查完这些大臣,他们城防军也会处置了??
换而言之,在场的各位包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