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心急遏止,打算仿制 (1/2)

“这是何物?”

魏国都城大梁,王宫里的一座宫殿,魏增疑惑问道。

此人,属于魏国第五代君王。

“回大王,此物叫毛笔,可以在竹简直接书写。”

须贾的后代须谈,加强自己的存在感。

也就是说,其父跟当时秦相范雎,之间是有仇恨的。

“如此神奇,拿来,寡人写写看。”

魏增催促的说道。

“喏。”

须谈拿出一套笔墨,前不久,用赵币进行购买。

“神奇,真神奇,谁想出来的?”

魏增看着竹简上的字体,啧啧称奇。

刻写跟书写,二者之间几乎没可比性,一用就离不开了,谁的脑袋这么好使?

“大王,那个赵王想的。”

须谈回答道。

“十岁的赵王,也有这样的本事!”

魏增满脸的不服气。

自己继位四年余,一直都没什么建树,结果,十岁的赵王比自己强。

这不就说明,自己很无能吗?

“肯定是蒙的,凑巧。”

须谈顺着意思去说。

“哪里是蒙的,须谈你给本官闭嘴,别误导大王。”

信陵君魏无忌,忍不住说道。

本来,得不到自个哥哥的信任,要选择自暴自弃。

听闻赵国祥瑞降临,主少臣强,这才重新燃起斗志,辅佐哥哥的儿子。

“下官怎么误导大王了,信陵君你,可不能随意的诬陷。”

有大王撑腰,须谈不带退让的。

“大王,这赵王得以改变,以往刻写的方式,不可小瞧。”

魏无忌不理会对方,面向大王。

“一个十岁的小孩,依寡人看,有什么不能小瞧的。”

魏增十分的不爽。

“不能这么说,毛笔把刻写变成书写,非寻常心智想得出。”

魏无忌继续说道。

“王叔,别把赵王说得多厉害,他只是一个小孩。”

魏增一点都不想听。

要不是自己王叔,早让对方闭嘴,再命人掌嘴了。

“唉,原先得不到信任,得到信任了又不听劝。”

魏无忌很心累。

以赵王这个年纪,彻底改变以往的刻写方式,光是心智就足够令人心惊。

结果,大王居然不重视,认为只是一个小孩子,无奈啊。

“大王说的对啊,再厉害也是个小孩子,十岁而已。”

须谈趁机说道。

“本来就是。”

这话,魏增听着就舒服了。

“大王,要向赵国购买笔墨吗?”

须谈拱起手。

他们只是买了一些,试试怎么样,要满足整个魏国,需求量不会小。

“购买,当然要大量购买笔墨,书写起来顺快多了。”

魏增毫不犹豫的说道。

“但是,赵国要求用他们的刀币,才能买笔墨。”

魏无忌是个明白人,看出从中的意图。

“这有什么,不就是用赵币买。”

魏增满不在乎。

“赵国有意增强,自己在天下的影响力,他们是有野心的。”

魏无忌解释道。

长平一战被重创,还有增强影响力的心思,不是有野心又是什么!

“这能增强什么影响力,就一赵币的事,王叔你昨夜没睡好。”

魏增以为是累了的缘故。

“臣睡得很好,可大王你要重视,赵币流向我大魏境内,就会减少本币的使用。”

“而赵国就会铸币,增加一项财政收入,改善他们的赤字。”

魏无忌耐心的说道。

“王叔你直说就行,寡人听着。”

魏增听得不是很明白。

“笔墨只能少量购买,不可大量购买,以限制赵国。”

魏无忌直接说道。

“信陵君,这毛笔的用处很大,怎么不使用呢?”

汉惠帝皇后的祖父,即是张耳站了出来。

这倒没有刻意针对,相反,曾经受过信陵君的恩惠。

“笔墨倾销得越多,赵国的财政赤字问题,越会得到改善。”

“故而,不能让他们得逞。”

魏无忌做出解答。

“就算我魏国不买,其余各国也会买,对各方面都有影响。”

张耳不这么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一章心急遏止,打算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