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他走了 (1/2)

辞别那位热情的老伯后,苏云牵着马,踏上了通往山上的小径。尽管此地偏远静谧,但地面上的车辙痕迹却清晰可见,野草难以生长,使得道路显得有些崎岖不平。

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苏云的眼前豁然开朗,一个秀美绝伦的湖泊映入眼帘。湖边芦苇丛生,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湖畔旁矗立着几座小巧的木屋,其中一座正袅袅升起炊烟。苏云牵着马,沿着湖边缓缓走去。还未走近,一股淡淡的药香便扑鼻而来。他顺着药香望去,只见一名身着素色布衣、头戴白色头巾的少女正背对着他,在木屋前的木架上晾晒草药,神情专注,丝毫未察觉到身后的动静。

少女的身形与高月相仿,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苏云静静地站在那里,默默注视着这位名叫端木蓉的少女,她正一丝不苟地晾晒着草药,马尾辫随风轻轻摇曳。

就在这时,苏云手中的马似乎也被这股药香所吸引,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端木蓉闻声转过头来,惊讶地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苏云和他那匹白马。

望着面前的少女,苏云心中不禁赞叹。肌肤雪白细嫩,瓜子脸蛋虽青涩却已初具清丽脱俗之姿,淡蓝色的头巾、柔顺的刘海、细长的墨眉、粉嫩的单薄唇瓣,以及那双清新明丽、带着一丝无邪之色的眼眸,无不透露出未来镜湖医仙的清丽影子。

“你是谁?”端木蓉好奇地问道。

“我叫苏云。”苏云微笑着,牵着白马缓缓走近。

“你是来找我师傅看病的吗?”端木蓉眨巴着眼睛问道。

苏云笑着摇了摇头,“不是。”

“那你是来干什么的?”端木蓉继续追问。

“听说这镜湖清幽秀美,我打算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苏云朝端木蓉眨了眨眼,笑道。

此时,木屋内传来念端的声音:“蓉儿,吃饭了。”

“哎,师傅,我来了。”端木蓉应了一声,看了苏云一眼后,便转身朝木屋走去。

苏云微微一笑,牵着白马离开。

木屋内,念端和端木蓉坐在木桌旁,各自面前放着一碗白粥。

“刚才那人来干什么的?”念端问道。

“不知道。”端木蓉摇了摇头,“他说他看镜湖清幽秀美,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念端闻言微微皱眉,随后放下筷子,看向端木蓉道:“他要住就住,我们管不着,但你不要和他扯上关系。”

“嗯,我知道了,师傅。”端木蓉乖巧地点了点头。

苏云坐在镜湖边的一块青石上,手持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用藤蔓制成的长线,正在垂钓。白马被他拴在一旁,他一手持竿,一手拿着酒壶,不时小酌一口,神情惬意悠闲。

日光和煦,微风轻拂,吹动苏云脑后的墨色发丝和青色发带,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芦苇摇曳,轻絮漫天,惊起飞鸟无数。

午后时分,端木蓉坐在木屋前专注地阅读医书,而念端则在屋内制药。端木蓉偶尔抬头望向湖边的苏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是在钓鱼吗?”但随即想起师傅的告诫,便又低下头专心看书。

夕阳西下,赤色的晚霞将镜湖染成了赤红一片。端木蓉揉了揉眼睛,放下手中的医书。当她抬起头时,惊讶地发现苏云仍然手持竹竿坐在湖边,仿佛一动未动。

“他一个下午都没钓到鱼吗?”端木蓉心想。

第二天清晨,端木蓉洗漱完毕走出屋外,只见念端已经在准备早餐了,白色的炊烟从木屋中袅袅升起。清晨的镜湖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透出一股朦胧之美,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味道。端木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时睡意全消,精神焕发。

“蓉儿,来吃饭,等下我们上山去采药。”屋内传来念端的声音。

“是。”端木蓉应声道。

躺在树梢上的苏云缓缓睁开眼,眼眸清澈明亮,宛如一汪清泉,这是他道家心法日益精进的体现。经过这些天的游历与感悟,他的心境已经逐渐与修为相匹配。

翻身从树梢上跃下,苏云轻若落叶般落到地面上。他扭了扭脖子,舒展了一下身子,拿起旁边的竹竿朝湖边走去。

当端木蓉采药归来时,已是中午时分。她远远地便看到湖边升起的炊烟。

“看来他钓到鱼了……”端木蓉心想。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云与端木蓉师徒二人保持着这种“融洽”的邻居关系,彼此互不打扰。念端对此也颇为满意,她并非讨厌苏云,只是不想让外界的干扰影响到端木蓉对医术医理的学习。

然而,这天,苏云决定离开了。在镜湖的这几天里,他已经将游历的感悟全部消化,心境和修为都有所提升。是时候离开此地,前往别处了。

中午时分,他远远地望了眼木屋前那忙碌的纤细身影,嘴角勾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