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盖聂先生,久违了。”银白面具下的苏云,目光深邃,望着眼前已具帝王之气的嬴政,以及比往昔更加沉稳的盖聂,缓缓说道。
嬴政与盖聂凝视着苏云,心中不禁暗赞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盖聂曾提及阁下,昔日之事,我确欠你一个人情。”嬴政目光如炬,直视苏云,“今日你来此,莫非是为了这个人情?”
苏云轻轻摇头:“非也。”
“哦?那所为何来?”嬴政好奇地问道。
“为助秦而来。”苏云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哦?”嬴政眼眸微眯,透露出几分好奇。
“我闻赵国一年前抵御西北异族之战中,有一银面人屡建奇功,助赵解围,大大减轻了李牧的压力,最后将异族逼退至西北大漠,赵人敬称其为‘银面仙’。”盖聂目光锐利,望向苏云,“此人应是阁下吧?”
苏云坦然点头,迎向两人的目光:“正是。”
嬴政闻言,面露惊异。
“阁下既助赵退敌,为何又转而来助秦?”盖聂剑眉紧锁,问道。
“我助赵退异族,只为保护我炎黄子孙,非为赵国。而今我选择助秦,乃为实现我平生之志。”苏云正色道,“而要实现此志,第一步便是统一中原,我观七国,唯秦有此实力。”
“统一中原仅是第一步……志向果然远大。”嬴政点头称赞,“那具体该如何实施?”
苏云微微一笑,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嬴政:“秦王请阅。”
嬴政接过竹简,扫了苏云一眼,随即展开细看。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眼中的惊色与喜色愈发浓厚。这竹简中,不仅详细列举了攻伐其余六国所需注意的问题、人物、兵力、方法、顺序,以及对六国的深入了解,还提供了秦国朝野未曾考虑到的巧妙解决方案。
此人真乃大才!
恐怕与商鞅、张仪等先辈相比,亦不遑多让。
嬴政心中暗自思量,眼前的青年,白衣飘飘,银白面具下气质超然,令人心生敬畏。
他收起竹简,看向苏云的目光中再无轻视,反而带着一丝尊重:“先生大才,此竹简对秦国而言,乃无价之宝。”
“秦王过誉了,即便无此竹简,秦国灭六国亦是易如反掌,我只不过顺水推舟罢了。”苏云摆手笑道。
“先生过谦了。”嬴政笑道,盖聂亦露出惊奇之色,他从未见过嬴政对谁如此重视。
武功高强,政治见解独到,且在异族之战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此人果然非同凡响。
盖聂在心中再次提升了苏云的地位,对其极为重视。
嬴政心中所想,与盖聂不谋而合。
“敢问先生尊姓大名?师承何人?”嬴政问道。
苏云摘下面具,露出一张年轻俊逸的脸庞:“在下苏云,师承道门天宗,家师北冥子。”
“先生竟是北冥子大师的弟子,难怪如此超凡脱俗。”嬴政惊讶地看着苏云,盖聂亦面露讶色。
他便是师傅提及的天宗奇才……
“秦王过奖了。”苏云笑道。
“那先生此行赴秦,是否代表天宗之意?”嬴政追问道。
苏云摇头:“天宗超脱世俗,不问王朝更迭,一心求道。我此行只为实现个人志向,与宗门无关。”
嬴政点头表示理解。
“久闻先生大名,想不到先生除了道法高深外,还有此等治国之才,真是道家数百年来罕见的奇才。”盖聂朝苏云拱手道。
“世间虚名罢了。”苏云轻笑摇头。
“苏云先生乃道家数百年来奇才?此言何解?”嬴政好奇地问道。
“王上有所不知,苏云先生乃道门天宗当代传人,北冥子大师的亲传弟子,天宗掌门赤松子的师弟,修道资质超凡脱俗,数百年难遇。”盖聂解释道。
“哦。”嬴政眼中异彩更浓,他看向苏云:“先生既愿助秦,嬴政愿以上卿之位相待。”
盖聂闻言震惊,上卿之位,相当于丞相之职。
而苏云却再次摇头:“我来秦国,并非为了做官。”
“那先生的意思是?”嬴政追问道。
“秦国覆灭六国乃大势所趋,但覆灭之后,天下暗潮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基业尽毁。秦王可有考虑过此问题?”苏云正色道。
嬴政面色凝重:“请先生赐教。”
苏云微微一笑:“此事复杂,非三言两语可清。我将其分为几步,第一步便是组建一支集情报、刺杀、调查于一体的隐秘组织,作为秦王的耳目,只听秦王一人之命。”
“那第二步呢?”嬴政急切地问道。
苏云看了眼盖聂,朝嬴政笑道:“第二步需待六国覆灭后方可实施,现在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