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韩国大军宣告投降,内史腾率领十万秦军踏入韩国疆土。新郑城内,原居民被数百名影密卫有序地监管着,他们面露苦色,立于街道两旁,目光中夹杂着惊恐与无奈,注视着西城门口传来的阵阵马蹄声。
当内史腾的身影出现在大街上时,数百名影密卫整齐划一地拱手行礼,齐声道:“恭迎将军。”这一幕让内史腾和他的随行将士都略显错愕。
为何还有如此多的韩国百姓留在此地?他们竟未逃离?
内史腾环顾四周,那些韩民的目光中充满了对秦军及他的恐惧与敬畏。
“这是何情况?”内史腾在战马上,向下方的一名影密卫询问。
那名影密卫迅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百姓,心中已有了答案,他向内史腾拱手禀报:“此事大人稍后自会向将军说明,大人已在城中备好酒席,静候将军大驾。”
内史腾闻言点头,随即翻身下马,对身后的辅将王山吩咐道:“王山,你带将士们寻地驻扎休息,切记不可扰民,我稍后就回。”
“是,末将领命。”王山恭敬回应。
“请将军随我来。”内史腾对那名影密卫点头示意。
影密卫在前引路,内史腾紧随其后,他边走边审视着四周,同时也打量着这些从未见过却显然精锐异常的黑甲士兵,心中愈发惊异。
“将军,到了。”影密卫的声音将内史腾从沉思中唤醒,他抬头望向眼前的建筑。
“紫兰轩。”内史腾读出牌匾上的字,心中不禁有些惊讶,这不是韩国有名的风月场所吗?
竟会选择在此地……真是有趣。
内史腾推开门,一眼便看见大厅中央摆放的伏案,上面佳肴美酒琳琅满目。而真正吸引内史腾的,却是坐在伏案旁的那个人。
“内史腾将军,幸会。”正饮酒的苏云闻声扭头起身,笑容满面地打招呼。他身着一袭由灵衣幻化的青衣古衫,墨发如瀑,仙风道骨,清秀超然,宛如谪仙下凡。
“左护国法师,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神采飞扬,气质非凡。”内史腾拱手笑着走向苏云。
“过奖过奖,将军请坐。”苏云衣袖轻挥,笑容可掬地邀请道。
内史腾欣然落座。
“军中生活清苦,行军亦是疲惫,在下特备薄酒,为将军接风洗尘。”苏云指着桌上的佳肴美酒,笑道。
“多谢,真是有劳费心了。”内史腾感激回应。“吾已年近半百,历经数十场战役,却从未像今日攻韩这般轻松。能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新郑,多亏左护法大人啊。”他摇头感慨。
这场攻韩之战,是他参与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却也是最轻松的一场。
“不过是兵行险着,出其不意罢了。”苏云轻笑,端起酒壶为内史腾斟酒,“比起这些,将军就没有什么好奇的吗?”
“若你愿意说?”
“那得看将军想问什么了。”
内史腾望着苏云,只见他面带轻笑,眼眸深邃,令人难以窥探其心思。
“这些黑甲士兵,我从未见过。”内史腾举杯轻抿一口,目光紧锁苏云。
“他们名为影密卫。”苏云平静地回答,“这是他们的首秀,将军之前未曾听闻,实属正常。”
“影密卫……”内史腾默默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这城中的百姓为何没有逃离?”内史腾再次发问。
“并非他们不想逃,而是我命影密卫封锁了周边山林,不许任何人离开。”苏云轻抿一口酒,说道,“这也是我想与将军商议之事。我打算将这些百姓和那些投降的韩国军卒全部带回秦国。”
“左护法说笑了,韩国虽小,但也有数十万人口。这么多人带回秦国,秦国就算能养活,也没地方安置啊。”内史腾摇头否定。
“谁说没地方安置?”苏云微微一笑,用筷子在桌上两盘菜间移动,一盘中的肉被移到了另一盘,而另一盘中的菜又移到了这盘,看似总量未变,实则内容已异。“将军的意思是,将部分秦人迁往韩国各地,而将这些韩民分散开来,让他们融入大秦。”
内史腾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看向苏云的眼神愈发明亮:“左护法的意思是,以减轻赋税为饵,吸引秦人来此?”
苏云笑着点头:“正是如此。”
内史腾一拍大腿,用力点头,眼中满是喜悦:“这样一来,不仅能防止韩国旧民复国反抗,还能为秦国增添数十万人口,青壮劳动力大增,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既然如此,我将这份功劳赠予将军如何?”苏云笑道,内史腾闻言一愣,不解地望着他。
“其实我有一件私事想请将军帮忙。”苏云收起笑容,神情认真地说道。
“请讲。”内史腾端坐倾听。
“我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