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藏书楼,隐匿于咸阳宫一隅,古朴而静谧,青砖铺地,黑瓦覆顶,红木为梁,白玉镶窗,弥漫着浓郁的历史与书香气息。
苏云行至藏书楼前,远远便望见木门之外,秦国史官们怀抱竹简,往来穿梭,忙碌而有序。
步入藏书楼内,苏云环顾四周,虽不及小圣贤庄那般藏书丰富,却也气象非凡。竹简堆积如山,几位须发皆白、面容苍老的史官正专心致志地整理着新送来的典籍,整个藏书楼内,唯有竹简翻动的声音轻轻回荡。
苏云心中暗自赞叹,随即迈步走向那位年迈的史官令,拱手问道:“请问阁下可是史官令大人?”
老史官令抬头,目光落在苏云身上,眼中闪过一丝陌生:“正是,阁下是?”
“在下苏云。”苏云微笑着回答。
“哦,原来是新任的左护国法师,久仰大名。”老者恍然大悟,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相迎。他虽年迈,但身材高大,与苏云相比亦不遑多让。
“护法大人此行所为何事?”老史官好奇地问道。
“欲借阅藏书楼内古籍。”苏云环顾四周,缓缓说道。
老史官面露难色:“秦法有规定,藏书楼乃国家重地,不可轻易借阅,即便是护法大人也不例外。”
苏云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张帛纸,递予老史官。老史官阅罢,朝苏云点了点头,笑容满面:“既然是王上特批,那便无碍了,护法大人请自便。”
“有劳了。”苏云客气地回应。
随后的数日,乃至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苏云的身影频繁穿梭于府邸与藏书楼之间。与此同时,弄玉与紫女也逐渐熟悉了咸阳城的环境,无论是地形还是城中势力分布,皆已了然于胸。
这一日,藏书楼内。
苏云轻轻放下手中的最后一卷竹简,伸了个懒腰,起身朝门外走去。
“今日这般早便要走吗?”手捧竹简的老史官见状,笑着问道。
“嗯,已阅览得差不多了,或许日后也不会再来了。这段时间多有打扰。”苏云微笑着回应,随即步出藏书楼。
老史官望着他的背影,微微点头,随即又埋头于竹简之中,孜孜不倦。
走出藏书楼,离开咸阳宫,苏云漫步于咸阳街头。
“系统,我现有多少阅读点?”苏云心中暗自询问。
【当前阅读点:21321点。】
苏云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他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抬头望向街边酒楼二层。
砰!
“啊啊!!!”伴随着木板的断裂与人的惨叫,酒楼二层骤然崩塌,一个身着官服的人倒飞而出,重重摔落在大街上,胸口插着一柄利剑,鲜血喷涌,显然已无力回天。
周围迅速围拢了一群秦人,有人认出了那名濒死的官员。
“这不是咸阳守正钱翼吗?此人为官清廉,怎会遭此横祸?”
“是啊,真是奇怪,这已经是本月第二起了,总有官员莫名其妙地被人杀害。”有人疑惑不解。
“我听说,这些都是被人雇佣的杀手所为,他们冷血无情,只要给钱,什么人都敢杀。”有人低声议论。
“咸阳的典狱司到底在做什么?为何迟迟抓不到凶手,任由他们为非作歹?”一名年轻人义愤填膺。
“小伙子,你还是太年轻了。典狱司虽尽职尽责,但面对这些武功高强、狡猾狠毒的杀手,也是力不从心。”一名中年人摇头叹息。
苏云面无表情地从人群中穿过,心中暗自思量:缪毒已死,罗网混乱不堪,这些杀手必须尽快肃清……
回到府邸,入耳便是弄玉那超凡脱俗的琴声。然而,苏云此刻心情欠佳,并无赏乐之雅兴。
步入后院,只见紫女身着紫衣,身姿曼妙,正在石桌旁泡茶。她的美貌足以令周围繁花失色。不远处,弄玉身着金裙,正专心致志地拨动琴弦,周围飞鸟环绕,宛如仙境。
听到脚步声,紫女回头,望见苏云,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你回来了。”
“嗯。”苏云微笑着回应,在石桌旁坐下。
“正好尝尝我新制的清茶,按照你说的方法泡制的。”紫女拿起杯盏,为他斟满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云雾缭绕间,清香四溢。
“好茶。”苏云轻抿一口,感受着口中弥漫的清香,眼眸微亮。
听到他的赞誉,紫女脸上浮现出更加动人的笑容。
琴声戛然而止,弄玉略带嗔怪的声音传来:“隔着老远就闻到了茶香,品尝紫女姐姐的新茶也不叫上我。”
“若是叫上你,又怎能一边品味这绝品清茶,一边聆听你这绝世的琴音呢?”苏云望着款步走来的弄玉,笑道。
“这还差不多。”弄玉听到他的赞美,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