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思索,许无忧微笑着拱手作揖。
“敢问您这是要去往哪里,我愿意亲自护送您前往。”
许无忧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说道,实际上他也想一探究竟。
这位自称不懂武功的老先生到底在玩弄什么把戏。
荀夫子听到许无忧的话,原本缓缓迈进的步伐突然停滞,脸上的笑意也瞬间凝固,苍老的嘴唇微微颤动。
这一刻,荀夫子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了身形,他确实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内力如此深厚的年轻人了。
原本只是想开个玩笑,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竟如此认真,甚至主动提出要与他同行。
难道这年轻人真的识破了他的身份?
然而,他并未糊涂到那般地步。
小圣贤庄内,凡是前来求学的学子,他皆留有深刻印象,而此人显然并不在其列。
尽管荀夫子此刻思绪如麻,但他毕竟见识过大场面,很快便平复了心境,再度展露出和煦的笑容。
他抬手轻摆,婉言谢绝道:“小友,无需多此一举。”
“老夫身体尚健,独自归家亦无大碍。”
面对荀子的婉拒,许无忧却只是淡然一笑,道:“老先生,您真是过谦了。”
“我乃秦国之人,此次特地前来小圣贤庄,旨在交流学术、探讨道义。”
“即便需穿越整个齐国,于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送您一程,乃是晚辈应尽之礼。”
荀夫子闻言,不禁颔首以示赞许,心中却暗忖。
“如今既无法摆脱此子,且我又须返回小圣贤庄,若以谎言相欺,实有辱我这张老脸。”
“不过,倘若此子得知我便是名震江湖的荀夫子,尤其待他回到儒家之后,必定大吃一惊!”
“届时,所有弟子必将倾巢而出,以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待,届时他恐怕得恭敬地跪拜在地,以示对儒家之道的尊崇。”
“更何况,这年轻人内力深厚,天赋异禀,若加入儒家,必定能为儒家增添一份光彩!”
荀子思及此,不禁对许无忧刮目相看,他直接对许无忧说道。
“好,老夫便与你同行。”
“老夫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这一路上,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儒家之道,共同交流心得。”
许无忧闻言,抬手示意道:“没问题,晚辈的马车就在那边,老先生请随我来。”
荀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许无忧的周到礼数和谦逊态度表示赞赏。
随即他迈开稳健的步伐,大步向前,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年迈的老者。
其实,跟在荀子身后的许无忧已经大致猜到了他的心思。
这老头子显然是听到自己的话后,意识到逃跑无望,于是顺水推舟地让自己跟着他。
一路上既可以探讨学问,也可以借此机会观察自己的实力和心性。
许无忧也更清楚,荀子这个老头肯定期待着到了小圣贤庄的那一刻。
这老家伙想看到自己被各种震惊。
然而,自从许无忧踏入这片陌生的世界,除了那些风华绝代的美人外,还真未曾邂逅过如荀夫子这般学识渊博的智者。
与这般高人交流,必定能让他汲取智慧的甘泉,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
两人并肩在竹林间穿行,荀况步履稳健地走在前方,许无忧紧随其后。
他心中的所思所想,早已被许无忧敏锐地洞悉。
很快就穿过了那片翠绿的竹林,来到了官道旁。
此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映入眼帘,典庆正悠然自得地倚靠在车轮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荀子微微眯起双眼,细细打量着守护在马车旁的那位大汉。
只见他身躯魁梧,大手宛若人头般大小,小臂上的肌肉更是壮硕异常,堪比成年壮汉的大腿。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背上还绑着两把分量不轻的巨大刀刃,彰显着不凡的武艺。
然而,荀子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便恢复了平日里和蔼可亲的老者形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已然洞察,这位汉子的武学造诣显然出自魏国披甲门的绝学。
修炼至巅峰的他们,堪称刀枪不入、铜头铁臂的武林奇才。
然而,如此身手不凡的高手,竟然屈尊为一名牵马的马夫。
这不禁让人猜想,这位马夫身后的年轻人,其身份必然非同小可。
难道自己身旁的年轻人是秦国的某位显赫贵族子弟?
然而,荀子曾在秦国游历,依据他的年龄和内力修为来看,秦国之中似乎并无能与之相媲美的人物。
就在荀子陷入沉思之际,许无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