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衮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为何要千里迢迢的运回关中?”扶苏笑了笑:“须知人离乡贱、物离乡贵,此物在当地贱如杂草,运往关中自然价比金玉……”
“朕的主张,就是直接在南海建立几个大型甘蔗种植园和榨糖作坊,种植、采收、榨汁、熬糖……也就是石蜜,将糖运回关中,然后销往天下诸郡,相较于运甘蔗回关中,获利何止十倍!”
“陛下高论,臣谨受教!”公子衮拱手而拜。
“谨受教!”众公室拱手而拜。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角落里的一名年轻公室问道。
“应该是想要在咸阳开店卖石蜜了吧?”
“就像是开在长阳街的面条馆?”
“你去过了?怎么样?是不是如传闻中那般美味?”
“美则美矣,就是太贵,一碗羊汤面,两个肉夹馍再加一份手把肉,居然要20钱!”
“才20钱?不贵啊!等过几天排队的人少了,我就去尝尝……”
……呵,有钱了不起啊!
“那陛下让我等来此作甚?”
“莫非是要让我等去种甘蔗制石蜜?”
刹那间所有的宗室子弟全部屏住呼吸,双目炯炯的看着扶苏。
……想多了,只是让你们出点钱!……扶苏笑了笑,一言不发的等待着蔗糖被熬出来。
而在省柴灶边,在向青铜釜中倒入了少量的石灰水,中和了部分蔗糖的酸性之后,糖水中的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少。
当底部的糖水粘性增大,呈金黄色,接近凝固时,另外两名等在一旁的内侍接手了因不停搅动糖水而显得精疲力尽的内侍。
他们过滤掉无法凝结的废蜜后,把近乎凝固的糖浆倒进木槽,接着不停搅动,利用余温让糖浆中的水分进一步挥发,没过多久,糖浆开始‘反沙’,变成了扶苏所熟悉的红糖的模样。
……嗯,一次就成了,不错!……扶苏捻了捻尚有余温的红糖。
他并不打算制作白砂糖,准确的说,他所略知的蔗糖脱色法,大多要用到一些化学气体,在这个青铜器和铁器并存的时代,无疑的极难的。
再加上现在大秦的甜味来源,主要是麦芽糖、果糖和蜂蜜,从甘蔗中提取的红糖,已经对原有的市场形成碾压态势了。
尤其是麦芽糖的制作,更是会消耗大量宝贵的粮食资源!
所以在大秦的人均粮食产量没有到达300公斤这一热量安全线之前,扶苏打算秉承秦法,严酷打击用粮食酿酒之人!
而至于大秦人的饮酒问题吗?
没看见单独盛放在一边的废蜜吗?大名鼎鼎的朗姆酒,就是用这种废蜜酿造的!
“尝尝吧!”扶苏看向一大群惊呆了的本家。
“好甜啊!”
“废话,糖能不甜!”
“都让开,让老夫也尝尝!”公子衮捻起一点,放入口中:“嗯,单以甜味而论,几乎可以蜜水相提并论……”
“朕打算在少府之内另设一令,司南海诸郡蔗糖专卖,汝等可有意加入?”扶苏笑呵呵的说完,随即就看到了点头如捣蒜的众人。
……蔗糖专卖?听说任嚣刚刚离开!陛下难道是想往南海诸郡迁移中原人口?
公子衮心中闪过许多念头,最后决定谨言慎行。
“不知陛下准备怎么做?”一个宗室问道。
……呼,终于有人接话了……扶苏边思索,边说出了他对于在南海郡建立甘蔗种植园的构思。
其实很简单,就是由少府出面,在南海诸郡圈几块靠近河流,远离敌人的土地,然后让宗室们出钱,从中南半岛上的原始部落里买点战俘或奴隶,再雇佣一些懂得如何种植甘蔗的越人当做监工……
嗯,后世里欧洲人怎么搞三角贸易的,我就怎么开发岭南!扶苏看着满脸写着‘还能这么做’的宗室,觉得他们真的是已经脱离社会底层太久了!
“陛下,臣有一问!”公子衮拱手说道:“人无粮不行,要在岭南建立如此规模的种、种植园,单不说前期的花费,只怕粮食问题不好解决啊!”
“宗正没有到过岭南,可能对此不甚了解。”扶苏解释道:“南海诸郡虽说瘴气横生,蛮夷凶狠,但是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在那里种植的稻米,一年可以两熟,而在一些合适的地方,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一年两到三熟?此言当真!”公子衮有些激动。
……当然是真的,大名鼎鼎的占城稻你不知道了吧!那可是中南半岛普遍种植的稻种,我已经让任嚣发急递到象郡,让当地僚属收集稻种送来咸阳了!……扶苏肃然点头说道:
“先皇帝便是因此而发兵南海的。”
公子衮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