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韩华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开始全力进行科举考试准备,力争成为状元。
不考不知道,一考才知道庆国的科举考试到底有多么腐败。
庆国的科举制度沿用了上一个时代的科举制度,分为六个等级,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县试和府试在县一级进行,韩华第一次考试直接名落孙山。
第二年他就学聪明了,花了一百两银子通过了县试,花了五百两银子通过了府试。
院试在州府进行,考中后就是秀才,因为没有花钱,再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考试花了五百两银子,终于通过。
乡试也在州府进行,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这一次,韩华直接直接送礼三千两银子,一举高中。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由朝廷的礼部官员主持,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地点设在京城,又叫春闺考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为了考中,韩华选择投靠长公主李云睿,贿赂了一万两银子,一举高中。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后一个月进行,参加者主要是贡士,还有一些有大功之人可以直接参加,考试内容主要是策问,考中者称为进士,并根据成绩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这一次,韩华不用贿赂银子了,毕竟是皇帝亲自阅卷,给钱也没用。
韩华感觉庆国的科举考试并不全靠真才实学,还需要靠钞能力,从县试到会试,全部都要花钱,不花钱考中的几率就太小了。
幸好这几年赚了一些银子,否则想要考中进士太难了,毕竟文无第一,谁的成绩好都由考官主观认定,有钱人优先。
殿试考试终于结束,卷子交了上去,韩华心中也是提了起来,能不能完成系统任务,也得看系统给不给力了。
反正他的试卷都是系统挂机,他还是相信系统的实力,区区一个科举考试,只要不靠钞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