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突然间,一句如春雷般在耳畔炸响!
庆帝双眸瞪圆,难以置信。
诗中意境,豆与萁本同根而生。
如今却以萁为薪,煮那同根的豆子。
此情此景,何其悲哀!
未等庆帝从震惊中回神。
接下来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更是如重锤般击中他的心扉。
手中古籍不觉滑落。
啪地一声,掉在乌砖铺就的地面上。
庆帝浑然未觉。
他内心的震撼,已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诗,竟是出自老四之手?!
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此等佳作,竟是在七步之内挥毫而就!!
这是何等的天赋异禀?!
即便是传说中的古诗仙再生。
也未必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作出这样的诗句。
而老四,仅仅九岁,在东夷城读书自修不过三年。
竟已有此等才情!
一旁,李承泽原本正要站起身来。
可当他听见这首诗。
顿时犹如冷水浇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扑通一声,又重新跪倒在地!
诗句虽未明言兄弟阋墙。
但每一句都似乎在暗指他与太子!
为了阻止老四进京,他们俩都曾派人截杀!
这本是亲生手足之间不该有的行为。
李承泽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瞳孔急剧收缩,满脸的惊惶之色。
他心中的愤怒与恐惧交织在一起。
太子如今已被禁足,他派人刺杀失败的事情,父皇和老四都心知肚明。
所以老四这是什么意思?
在父皇面前公然指责自己?!
他就差直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自己就是凶手了啊!
尽管自己之前的判断没错。
父皇对老四,并没有太多的偏袒。
但此刻他不得不承认。
这个老四实在是太聪明了,才九岁便已智多近妖!!
此刻,李承云神色如常。
对于庆帝和二皇子的反应。
他并不感到意外。
这首诗的意境与他的处境不谋而合。
只是历史背景和环境有所不同。
当年曹植写下这首诗时,曹丕已经称帝。
而现在庆国朝堂上,依然是庆帝执掌大权。
这首诗,是他当着父亲,说给自己的兄长听的。
意思完全不一样!
曹植的诗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怆,那种深沉的情感让人叹息。
面对帝兄,他又能怎样呢?
然而,李承云做这首诗!
在庆帝这位父亲的眼里。
他的格局,一瞬间便显得比太子和二皇子更大了。
兄长们为了争权夺利,不惜无情残害血脉手足。
而他却有一种“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潇洒。
这首诗不仅是对太子和二皇子的讽刺!
更是对庆帝这位执棋者的深沉嘲笑!
你作为父亲,眼睁睁看着儿子们自相残杀?
那么你,也好不到哪儿去。
现在,大家都是聪明人。
他们定能听出自己这首诗的弦外之音。
毕竟,他已经按照庆帝的要求,七步之内做出了这首诗。
现在,就看庆帝如何接招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紧张感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太子和二皇子的讽刺。
更是对庆帝的一种挑战。
他就是故意的,想让庆帝和二皇子,都不得安生!
过了许久。
庆帝终于有了动静。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首诗的寓意,他又怎能听不出来?
无奈、无言,他只能负手而立。
一身帝王威仪,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荡然无存!
看来这小子,就是想让自己明白。
作为执棋者,旁观自己的血脉骨肉自相残杀而无动于衷,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这首诗。
不仅仅是做给老二看的。
更是做给他这个当皇帝的父亲,看的!!!
庆帝的眼神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