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甲骑士如疾风般从京都策马而出。
直扑儋州!
掀起的尘土在夕阳下飞扬。
仿佛一条黄龙在舞动。
然而这一切,李承云却一无所知。
他步履匆匆地从帝宫中走出。
心头激荡着难以名状的兴奋。
庆帝的允肯,对他来说不啻为一次良机。
但庆帝的喜怒无常,也是出了名的。
这个特许进入文华阁的机会,说不定哪天就会有变化。
自己,得抓紧时间。
能汲取多少,就汲取多少。
毕竟实力,才是立足之本!
来到文华阁那庄严的大门前。
守卫仔细核对了他的腰牌,才得以进入。
一踏进文华阁的大门。
古朴的书香便迎面扑来,沁人心脾。
李承云的视线在宽敞的书海中扫过。
只见一本本古籍整齐陈列。
宛如历史的瑰宝在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智慧。
这里不仅有当今流行的典籍经义。
更让他心动的是,那些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
要知道,他在东夷城的三年,以及此后绾绾为他搜集。
费尽心思,也只寻得六本古籍研读。
但眼前这文华阁内,古籍的数量远超他的想象。
六十本?六百本?甚至更多!!!
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书架上。
李承云的心情激动得难以言表。
若能将这些古籍全部汲取。
他的修为会不会突飞猛进?
甚至踏入那传说中的陆地神仙之境?
时间宝贵,不容浪费。
他伸手从书架上随机抽取了一本古籍。
找了一个空旷的角落,盘腿坐下。
迫不及待地开始研读。
尽管得到了庆帝的应允。
可若是他长时间待在文华阁内,必定会引起外界的注意。
甚至可能激起庆帝的猜疑。
庆帝那种人,一旦发现异样。
定会找些事由、做些文章来牵制自己。
因此,每日在文华阁内研读的时间,绝不能过长。
五六个时辰足矣。
而这,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研读一本古籍了。
所以,千万不能贪!
于是,他翻开手中的古籍。
一字一句地阅读起来。
而在李承云沉浸在书海中时,东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李承乾,曾经风光无限的太子。
如今却像是一只被困的猛兽,萎靡不振。
整日借酒消愁。
他恨!
恨自己的无能!
竟然连个老四都除不掉!
反而让自己在父皇面前丢尽了颜面。
一想到自己身为大庆未来的君王。
却在这般小事上栽了跟头。
他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愤怒与不甘。
在与老二的交锋中。
显然。
他已经是输了一半。
正在这时。
长公主李云睿走了进来。
她今日特意前来看望。
见到太子这般借酒消愁的模样,不禁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
“承乾,你不能再这么昏昏度日了。”
“你在这借酒消愁,可知二皇子在朝堂之上大肆扩张势力,左右逢源?”
“你甘心就这样输给他吗?
李承乾闻言,无奈低头。
“姑姑,是我败了,我认。”
“而且父皇现在禁我的足,我什么也做不了。”
李云睿看着他这副颓废的模样。
恨铁不成钢。
她摇摇头,从袖中拿出一片诗文,递了过来。
“你没输……”
“因为二皇子,也没赢。”
李承乾愣了一下。
疑惑地接过诗文。
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诗句仿佛一道惊雷!
在他脑海中炸响!
他直接震惊了。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看着李云睿。
“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