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多谢公公!”
太子李承乾说完,便拿出一张银票塞到了太监手中。
后者自然是欣然收下。
不收就是不给面子。
而回到御书房之后,太监便又将银票取出,交给了庆帝。
两张,一共二百两!
庆帝没接,而是笑着问道:
“怎么只有两张?”
“回陛下,三皇子殿下没有给奴才银子?”
“哦?那他问你什么了吗?”
“也没有!”
庆帝闻言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太子李承乾和二皇子李承泽属于半斤八两。
而三皇子李承旭,虽然年幼,但是却处处不按套路出牌。
着实让他有些看不懂。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晚上。
李承旭来到御书房,便见太子和二皇子已经久候多时。
“四弟,你来迟了!”
太子蹙眉,用一副责备的语气说道。
“父皇直说晚膳后前来,哪来的迟到一说?”
李承旭自然是寸步不让。
太子李承乾还想说什么,却被二皇子李承则打断。
“三弟,四弟说的在理,是我们来早了!”
二比一!
太子李承乾忍不住冷哼了一声,不再开口。
值班太监见三人都已到齐,立即前去通知庆帝。
不多时,庆帝便来到御书房。
三人见礼之后,列站一旁。
“朕今天找你们兄弟三人过来,是想考考你们!”
一听庆帝这话,太子和二皇子不由得紧张起来。
只有李承旭左看右看,想让太监搬个凳子过来。
一直站着也不是回事啊。
“不知父皇想要考究我们什么课题?”
太子上前一步,率先开口。
庆帝则是站在书案前,背对着三人,抬头道:
“朕想问,国祚绵延三百年的大魏为何分崩离析,我大庆又是为何从一南邦小国,一跃而起,与其划江而治?”
此话一出,不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二皇子李承泽都是神情凝重。
这课题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可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情。
真要细说起来,半夜也说不完啊!
“朕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思考!”
庆帝话音落下,旁边的太监便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个香炉端了进来。
点燃了一根香。
太子和二皇子立即眉头紧锁的思考起来。
只有李承旭则是一直盯着太监。
庆帝见状,挥了挥手,太监立即出去,带着三个小太监分别搬了一把椅子。
“谢父皇!”
三人坐下之后,庆帝在坐在书案后面批阅奏章。
御书房内,安静到落针可闻。
一炷香很快过去。
庆帝抬头,看向太子李承乾。
后者立即起身,开口道:
“儿臣以为,大魏之所以衰败,在于上下挥霍无度,安逸享乐,而我大庆之所以能够崛起,在于父皇您的励精图治!”
抛出论点之后,李承乾接着又洋洋洒洒说了一刻钟的时间,全方位的拍庆帝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就算是庆帝,也喜欢也听好话,被人奉承。
“承泽,你觉得呢?”
被点名的二皇子缓缓起身。
这种课题,自然是先答题的具有优势。
身为兄弟,出自同一个先生门下,看法自然差不多。
所以,二皇子只能捡一些太子没说到的旁枝末节,进行补充。
庆帝听得微微蹙眉。
显然没有之前太子说的时候高兴。
“嗯,承旭,你的看法呢?”
满脸笑容的太子和有些落魄的二皇子当即看向李承旭。
很想知道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四弟,又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父皇!”
李承旭站了起来。
等了这么长时间,他闲的都快睡着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