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其实,想要避免大庆重蹈覆辙,落个和大魏一样的下场,方法也很简单!”
李承旭此言一出,庆帝立即饶有兴趣的期待起来。
连忙问道:
“哦,是什么样的方法?”
“父皇,儿臣有上中下三策!”
“这么多?”
庆帝为之一愣。
他刚才也在琢磨。
但是一种方法都想不出来。
毕竟,未来的事情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不论用什么方法,好像都无法避免重蹈覆辙。
现在听到李承旭说竟然有三种方法来应对,庆帝不由得恍惚起来。
难道自己这个皇帝很愚钝?
不然怎么比不上一个五岁小儿?
“别卖关子了,先说说你的上策!”
庆帝忍不住催促道。
“父皇,上策便是,您一直当皇帝不就行了,只要您还活着,我大庆自然可永世昌盛!”
听到李承旭这话,庆帝立即气笑了。
他还以为是什么治国良策,原来就这?
就算自己是大宗师,也不过比常人多活几年。
怎么可能永生不死?
这上策说了等于白说。
庆帝期待立即消失了大半。
叹了口气道:
“那你的中策呢?”
“中策,自然便是我大庆以后的每一代皇帝,都像父皇这样励精图治,为国为民!”
反正也没有别人,李承旭拍起马屁来,也是一点都不脸红。
庆帝却是笑了笑。
一个王朝如果想要不出现昏庸皇帝,谈何容易?
这中策也是属于说了等于白说。
“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办法呢?不过,朕还是想知道,你的下策,是什么?”
至此,庆帝已经不再抱什么期待,只是出于纯粹的好奇,才开口发问。
同时不由得想到,这上中两策,虽然听起来滑稽,但是出自孩童之口,倒也可以理解。
真正滑稽的应该是自己身为帝王,竟然问策于五岁小儿。
实在是难以置信。
“父皇,这下策嘛,就是改朝换代真的不可避免时,就让新生的王朝依旧以大庆为国号,皇帝改姓李,这样,我大庆不就千秋万代永世长存了嘛!”
饶是庆帝有所心理准备,听到这种发言,还是愣了一下。
这是什么掩耳盗铃,还真是敢说啊。
不对!
庆帝看着一脸似笑非笑的李承旭,突然蹙眉。
冷哼道:
“你小子,不会是在故意装糊涂吧?”
之所以有如此之问,实在是这上中下三策,与之前的夸夸其谈,差距太大了。
要是换成一个大臣来说这种蠢不可及的方法,庆帝肯定会认为对方在戏耍自己!
所以,他觉得,眼前的小儿子,李承旭,或许是在装糊涂。
“父皇,我才五岁,您让我想法子让大庆永世昌盛,这是不是太高看我了?”
李承旭两手一摊,露出一副无辜的神情。
他自然是故意装糊涂。
其实,想要避免大庆灭亡的方法也不是没有。
比如,庆帝退位,把皇帝让给他做不就行了。
长生不死很难吗?
自己的上策,那是真的上策啊!
只是,这种话现在还不能说。
再过几年,等自己鲤鱼化龙的时候,庆帝肯定会想到今晚这场谈话。
“算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庆帝摆了摆手,打发李承旭离开。
“儿臣告退,父皇也早点休息!”
待李承旭离开御书房之后,庆帝靠在椅子上,若有所思。
虽然正值壮年,但是一想到将来死后,大庆会像大魏一样分崩离析,子孙被其他人屠戮,不可避免的改朝换代后,他心中还是五味杂陈。
今晚本想着考校几个儿子,不曾想倒是把自己给搞焦虑了。
这算什么事啊!
第二天,李承旭在文华苑歪曲圣人之言的事情便传到了市井中。
所有读过一点书的人都是瞠目结舌。
纷纷认为李承旭是亵渎圣典。
但是碍于李承旭的三皇子身份,又无可奈何,只能无能狂怒。
而一些人原本就对读书人有偏见,认为是死读书,读书都读傻了。
在听到李承旭的新鲜观点之后,则是眼前一亮,大为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