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直起身来,一袭白衣如同洁净的白鹤,乃是一生不肯落入泥尘之中的高洁,君臣二人一站一坐,轻声细语,颇有和谐之风。
庆帝听完点点头:“老四确实没什么心机城府,为人实诚得很,这么看来,他和你确实非常投缘,你们说不定能走近点,互相帮衬帮衬。”
范闲笑了笑,倒是没有回答这句话,臣子和皇子互相帮扶做朋友,这样的话听一听也就罢了,没有人敢真正付诸实践的,这不叫交朋友,这叫结党,要掉脑袋的。
尽管他甚至不知道,四殿下这位到处得罪人的,到底有没有自己一党。
庆帝抬头看见少年脸上似乎有意在掩饰什么的神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拍了拍范闲的肩膀。
范若若是个有才学的好姑娘,按照庆帝原本的打算,是有意日后将其赐婚给靖王世子李弘成的,两人文才上反正很是般配。
但人心易变,君王也是人,他现在改变主意了,李弘成那人和范若若不甚熟知,或许会引起范家的不满。
近日万般种种,李承林那个不成器的四儿子,眼下看来才是那个更好的选择,李承林人无论再如何蛮横,他手里能力压西胡铁骑的重兵,始终是个隐患。
古往今来,赐婚都是一条铁锁链,指婚李承林与范若若,便可借婚姻之机,让李承林有了牵挂,就此无法调动千里之外的铁骑。
再者有了这桩喜事,范闲和老四的关系自然也就更亲近了一步,倘若日后范闲执掌内库,李承林或可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助力。
庆帝定定望着那少年的眉眼,不紧不慢道:“既然你以为老四英勇无双,那你觉得,他可配得上你妹妹范若若吗?”
范闲猛地抬起头,双臂一震,目瞪口呆地看向庆帝,简直如遭雷击:“陛下,万万不可!”
他方才还在思虑,为何其他几个皇子都离开了,陛下还要单独邀请他入宫,现在看来,莫不是一早就在打他妹妹的主意了?
然而皇帝才不管他的震惊和逆反,当即笑意盈盈地下了谕旨。
“朕觉得,这是一桩好姻缘,就赐老四和范府嫡女喜结连理,两家同喜,也算是赐范家皇室姻亲。”
圣旨一出,重若千钧,范闲肩头剧烈地一抖,嗓子差点劈了,当即重重地跪下去:“陛下,不可!请陛下三思!”
他见君不跪是常态,如今跪了,显然是被戳到软肋的表现,庆帝居高临下扫了他一眼:“你要抗旨吗?”
“臣不愿抗旨,但我妹妹现在还没有婚配的意愿,陛下——”
范闲这一跪极其沉重,膝盖砸在地上,发出“咚”一声闷响,他心急如焚地抬起头来,声音不安,漂亮的少年顿时如同白鹤坠地。
“陛下,万一他二人并无此意,岂不是姻缘落空,还请陛下三思!”
然而皇室之命,圣旨是抗不得的,打碎了牙和着血咽下去才是常态,他反抗无济于事,庆帝轻描淡写地摆摆手:“你不问问,怎么知道他们不互相心悦呢?回吧。”
范闲正要接着说下去,庆帝却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笑容:“别说了,你可回去,先问问你妹妹的意见。”
侯公公此时恰到好处地走上前来,作势要扶起范闲:“走吧,小范大人。”
范闲看着庆帝走进内殿,人影彻底看不见了,他浑浑噩噩站起身来,怎么回到范府的都不知道,人有点蒙了。
他要是进了一趟宫,真的把妹妹拱手让出去了,该怎么回去见爹和柳姨娘?
范闲咬了咬牙,苍白着脸回了范府,进门后看见范建、柳姨娘和范若若已经等在了大堂内,看见他来了,连忙起身来迎。
范闲张口欲言又止,闭了闭眼,心说实在不行,便以死相谏,若若要是不想嫁,他万万不能违背她的意思。
范建看了一眼他的表情,叹了口气,上来揽住他的肩膀:“圣旨虽已经下来了,你也别心急,还有转圜的余地。”
范闲心中郁闷:“爹,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位的脾气,圣谕真出了,要转圜难啊。”
父子俩一起进了堂内,范若若抬头看向他们两个,范闲对上她美丽的大眼睛,顿时心生愧疚,范建见状,走上前去:“若若,联姻对象是当朝四皇子,你对他……感觉如何?”
范若若眉头一皱,顿时有些犯了愁,她摇摇头:“爹,哥,我还没有那么想嫁人,这也有点……有点太急了。”
范闲抬起头来:“你要是不愿意,我们就不嫁。”
范若若却是心中一愣。
愿不愿意?
合不合适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倒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起四殿下在湖边的话,还有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睛,包括殿堂之外漫不经心观练兵的风采,忽然觉得心中,也许并没有那么抗拒。
她一时没有回应范闲的话,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