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卑鄙小人 (1/2)

屋内光线昏暗,气氛沉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于家父子得知孙秦被迫接下衙前差事的消息后,脸色骤变,满是忧虑与愤慨,而孙秦本人也是面沉如水,沉默不语,心中的苦闷与无奈难以言表。

于孝和终是忍不住,愤慨道:“县衙此举,简直是置律法于不顾!孙家如今人丁单薄,你作为独子,怎堪此重负?大宋律法明明有规定,要照顾像你们这样的家庭。”

孙秦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缓缓摇头:“孝伯,我事先已去县衙探问,他们却以簿册记载为由,称我孙家仍有四丁,故而……”话语间,透露着无尽的辛酸与无奈。

“这简直是荒谬!”于孝和闻言,情绪更加激动。此时,于大勇似乎想起了什么,插话道:“我想起来了,去年就听闻县衙提到,因人力物力所限,今年秋季前不会重造人口簿册,现在用的还是两年前的旧册。”

孙秦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苦涩的认同。他深知,即便是千年后的现代社会,人口统计亦非易事,更何况是这信息闭塞的古代。刘渊等人正是利用了这一时间差,将自己推入了这无底深渊。

于大勇愤愤不平:“若县尹和宋押司在,以三郎与他们的交情,此事定有转机。可惜,他们都不在,时县尉和刘押司又……”话未说完,但言下之意已明。

于孝和叹了口气,脸上的愤怒逐渐转化为深深的无力感:“是啊,官府之威,非我等小民所能抗衡。刘押司与三郎素有嫌隙,此事怕是早有预谋。”

提及刘渊,孙秦的眼眸瞬间变得冰冷,仿佛能冻结一切。他回想起在职场中的那些明争暗斗,深知得罪小人的后果。而刘渊,正是那个典型的“小人得志”,一旦结仇,便誓要将对方置于死地。

“他这是怕我东山再起,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要打压我。”孙秦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他深知,此刻的刘渊权势滔天,自己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暂时隐忍。

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即便前路布满荆棘,他也必须接下这衙前差事,远赴汴京。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向那些看轻他的人证明,他孙秦,绝不会轻易倒下。

尽管时代的大多数人视远行为畏途,对安定生活的依恋让他们不愿轻易离开故土,但对孙秦而言,这份挑战并未让他过分沮丧。他迅速调整心态,转而向身旁的于孝和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孝伯,此番前往东京,路途遥远且耗时数月,我心中最为挂念的便是家中之事。因此,特地请您二位前来,是想托付几桩要事。”

“三郎,但说无妨,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定当全力以赴。”于孝和神情凝重,语气坚定。

孙秦缓缓道出:“首先,酒店里的事务,还需孝伯您多费心照看,确保一切运转如常。再者,便是雅儿了。她近来虽从风寒中恢复,但身子仍显虚弱,我此行不便携带,故恳请您与大勇哥代为照拂,莫让她受了丝毫委屈。”言罢,他郑重地抱拳行礼。

于孝和连忙上前扶住,眼中满是温情:“三郎言重了,雅儿这孩子,我视如己出,岂有不照顾之理?你尽管放心,这两件事,我都记在心里了。”说罢,他眉头微蹙,关切地补充道:“倒是三郎你,此去东京,山高水长,务必保重自己。我听闻衙前差事多有蹊跷,你更需加倍小心,切莫大意。”

他心中所虑,实则更为深沉——官场贪腐,屡见不鲜,税银粮食之上动手脚之事时有发生,最终却往往让无辜的衙前背负罪责,苦不堪言。

孙秦自然心领神会,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孝伯放心,我自有分寸,定当谨慎行事。”

一番长谈后,于家父子辞别而去。孙秦轻步回到雅儿房中,只见她并未安睡,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哽咽:“三哥哥,你又要走了吗?”那份不舍与依恋,让孙秦心中一紧,他温柔地安抚着:“雅儿,三哥哥有要事在身,不得不离开。但你要相信,我很快就会回来。你要乖乖听话,保重身体,等我回来。”

雅儿虽未言语,但紧紧抱住孙秦的手却透露出了她所有的依恋与信任。在这一刻,孙秦更加坚定了自己必须平安归来的决心。

孙秦轻抚着雅儿的额头,确认她体温正常后,温柔地为她整理好被角,轻声细语地安慰道:“雅儿别怕,三哥哥很快就会带着礼物回来的。你乖乖待在家里,好好养病,等秋天稻谷金黄时,我必定从东京满载而归,给你带来许多新奇玩意儿,保证你见都没见过。”

雅儿眼中闪烁着不舍与期盼,她的小手紧紧抓着孙秦的衣角,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可是,我只想三哥哥陪着我。能不能,也带我去?”话一出口,她便意识到这不切实际,眼中闪过一丝懊悔。

孙秦心中五味杂陈,他何尝不想带着雅儿,但现实却不允许。正当他犹豫之际,院外突然传来细微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宁静,让他警觉地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向院门。

怒意在他胸中翻涌,任何胆敢此时来犯之人都将承受他的怒火。手中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