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援军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泼在我的头上,涂山一战刚刚结束,我们还未来得及喘息,便又迎来了新的危机。
“庐州?”我皱起眉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看来南唐已经察觉到我们的计划,想要从侧翼牵制我们。”
董玄烨站在一旁,神色凝重:“赵哥,这样下去,我们的兵力会被分散,很难同时应对寿州和庐州的威胁。”
我沉思片刻,随即果断下令:“传令斥候,加强对庐州方向的侦查,同时密切关注寿州的动向。还有,让工匠们加紧修筑防御工事,我们必须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董玄烨点点头,转身离去。
-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营帐内,烛火摇曳,将地图上的地形勾勒出一道道阴影。清流关,这座扼守寿州通道的重要关隘,如今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赵哥。”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抬起头,只见董玄烨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那男子身穿布衣,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赵先锋,在下赵普,特来效命。”
“赵普?”我微微挑眉,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曾是南唐的一员文臣,却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如今沦落至此。
“赵兄大才,我早有耳闻。”我起身相迎,“今日能得您相助,是我大周之幸。”
赵普微微一笑:“赵先锋过誉了。在下虽无力杀敌,却愿献计助您破敌。”
“好!”我拍案而起,“正愁无人可用,赵兄若有良策,不妨直言!”
赵普点点头,将手中的竹简展开铺在桌案上。他指着清流关说道:“此关险要,两侧皆为山地,中间仅有一条狭窄通道。南唐守将皇甫晖素以谨慎著称,他绝不会轻易出城应战。因此,我们若想攻克清流关,必须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我若有所思,“请继续说下去。”
赵普目光炯炯有神:“依我之见,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主力部队在清流关前佯攻,以吸引敌军注意力。同时,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绕道敌后,从背后发动突袭,一举拿下清流关!”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般敲击在我的心头。我看着地图上的标记,不禁暗暗佩服他的胆识和谋略。
“妙计!”我忍不住赞叹,“只是,这绕道之路是否可行?”
“可行。”赵普胸有成竹地说道,“虽然绕道需要时间,但只要行动迅速,再配合主力佯攻拖住敌军,就能形成内外夹击之势,让皇甫晖措手不及。”
听完他的分析,我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这确实是一次冒险,但若能成功,将彻底扭转局势!
-
次日清晨,我将赵普献计禀报给父亲赵匡胤。
父亲端坐于帅帐中央,他听完后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此计虽好,但风险极高。一旦绕道部队未能及时赶到,主力部队可能会陷入危险。”
“父亲放心。”我语气坚定,“孩儿愿亲率精锐部队绕道而行,一定不负众望!”
父亲看着我良久,终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按你的计划行事。但切记,小心谨慎,不可轻敌冒进!”
“是!”我抱拳领命。
-
三日后,我们的大军抵达清流关前。
这座雄伟的关隘矗立在群山之间,高耸的城墙仿佛天堑一般挡住了前方的道路。而城墙上的南唐士兵则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他们显然已经得知我们的大军逼近。
“皇甫晖果然谨慎。”董玄烨站在我的身旁,看着远处的城墙低声说道,“他甚至没有派人出来探查我们的虚实。”
“越是这样的人,就越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我冷笑一声,“传令全军,在清流关前扎营,并开始搭建攻城器械。同时,每日派人到城下叫阵,让他们以为我们真的准备强攻!”
“明白!”董玄烨立刻传令下去。
-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按照计划一步步推进。
主力部队在清流关前摆开阵势,每日高喊叫阵,而皇甫晖却始终按兵不动。他显然认为自己占据地利,无需冒险出战。
与此同时,我率领精锐部队悄然离开主力营地,从小路绕过群山,向清流关背后进发。这一路上崎岖难行,但每个人都咬紧牙关,没有丝毫怨言,因为我们知道,这次行动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负!
-
十日后,我们终于抵达清流关背后的谷地。
这里地势陡峭,两侧山坡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林,为我们的埋伏提供了天然掩护。我命令士兵们迅速隐藏起来,同时派出斥候观察敌情,以确保万无一失。
夜幕降临,一切归于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虫鸣打破了这片黑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