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急报!边疆急报!”
一匹快马掠过长安街头,一名面送憔悴的骑士竭力大喊,策马狂奔。
此时正殿,朝会刚过一半。
百官还在纠结罪己诏的事情,魏征更是面色难看,愤怒至极。
“十天过去了,又是滴雨不下,百姓苦不堪言,陛下为何迟迟不下诏书,安抚民心?”
一群大臣也是纷纷应和。
“陛下,此事不能再拖了!”
“是啊!请陛下下诏!”
就在此时。
“报!边疆传来急报!”
听到这话,李世民眼前一亮,中气十足的喝道:“传!”
很快,一名筋疲力尽的骑士被带了进来。
“启禀皇上,敌情已查探清楚,草原大旱持续两月有余,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量牛羊惨死。”
“颉利可汗已经在整合兵马,即将南下抢掠!”
嘶!
骑士话音刚落,太极殿文武百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全都停止了争执。
他们满面愁容,现在好了,不但要解决眼下的旱情,还得提防南下的草原大军。
简直是雪上加霜。
“启禀殿下,请给我五千兵马。”
“臣再这里保证,绝不让突厥人踏入大唐半步。”
说话的人,正是军神秦琼。
一旁的武将尉迟恭、程咬金等也是纷纷请战。
李世民见状,很是满意,他慢慢的站起身,朝着众人虚压。
“朕决定给你五万士兵,两万战马!”
轰!
一众大臣都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五万人?
“陛下,用不了这么多人,五千人……”
秦琼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
“给朕拿下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你能不能做到?”
此话一出,太极殿瞬间炸了!
所有人都不理解,在大唐遭遇旱情的时候,还如此大动干戈,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朕知道你们的顾虑。
”李世民扫了众人一眼,“不就是粮食的问题。”
“朕可以向你们保证,粮食绝对充足。”
“不仅能够供给大军出行,还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瞪大双眼,全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些天,大家都在为粮食这件事吵的喋喋不休。
然而李世民一直都在沉默,放任不管。
大家都以为李世民放弃了,谁知道早就憋着大招。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就退朝吧!”
李世民朝着众多大臣环视一圈,威严的说道。
“陛下,即便能够收集到粮草,臣觉得这件事情仍待商量。”
“启禀陛下,大唐刚刚步入正轨,此时不宜出动大量兵马。”
“对啊,突厥人遭受旱灾,少说三五年才能恢复元气,我们没必要急于一时,现在和他们开战!”
很快,大殿内出现了各种反对的声音。
李世民冷观一切,并未开口阻止。
见他不说话,众大臣说得更加起劲,太极殿闹哄哄的。
就在这时,呵斥声猛然传来。
“商量,还商量什么?!”
见李世民发火,大家纷纷闭上了嘴巴。
嘈杂的殿堂,瞬间变得安静了。
李世民慷慨激昂地继续说着。
“大唐兵马不多,粮草也少的可怜,但是我拼一拼的勇气还是有的!”
“传言说颉利兵马天下第一,无人敢争锋,朕就是要较量一番!”
“朕当这个皇帝,就是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还有人能保他们性命,为他们着想!”
“用一次血战,省下无数次战斗,你们说值不值?”
此话一出,整个殿堂安静无比。
好一会儿,大臣们才反应过来。
“皇上说的太好了!”
“臣愿意为大唐决一死战,充当先锋!”
“天赐良机,臣哪怕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老夫一定拿下颉利的头!”
李世民的这番话,彻底调动了整个大唐的军心,武将们热血沸腾,纷纷请战。
大局已定,一些大臣忍不住对视。
北上和东突厥开战,已是铁板钉钉!等到退朝
这一次,关中世家出血出定了,谁也不能阻止李世民攻打东突厥!秦袁一边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