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川微笑说道:“当今圣上可是圣明之君,前朝炀帝暴政,祸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幸好有陛下结束了战乱,让百姓重新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天下百废待兴之际,当今圣上又独挑大梁,与文臣武将共同治理天下,呕心沥血了几年,才开创出了如今的盛世。”
“唐川掷地有声地解释道:“天灾人祸若是真有上天安排,那最该受罚的也是前隋朝,而非如今的大唐,可显然并没有,这世间的一切自然规律都是有迹可循,今年的大旱也只是气候问题。”
“依我看来,这场大旱并非全是坏事,更是一个天载难逢的好机会!”
唐川也是来了酒劲,说话更是大胆起来。
“机会?”
李世民二人对视一眼,都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
“什么机会?”
程咬金忍不住问道。
唐川来了兴致,推开眼前的碗筷,手指蘸上了酒水,在桌面上图画起来。
“你们看,这是我们大唐如今的国土,而这一条从贺兰山脉而起,一直到隋长城的分割线,将我们和突厥分割开来,但若是没有这条线,又当如何?”
李世民二人凑过去,闻言皆是一惊。
这小子竟有这般野心!
他们二人的酒都醒了不少。
唐川继续说道:“天降大旱,却并非只有我们大唐受灾,东突厥那边只会更严重,他们依赖的草场和水源都会干涸,牛羊会饿死,人自然也少不了饥荒。”
“这正是东突厥最为孱弱的时候,若此时起兵北伐,定然能一举消灭东突厥,将这一整块纳入大唐版图之中!”
唐川借着酒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时间,酒桌上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李世民二人皆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如何言语。
李世民在这一瞬间想了很多。
这些日子积压在心底的郁气一扫而空,秦越的话就如同一盏明灯,为他扫清了眼前的迷雾。
东突厥可以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一天不除,他就难以心安!
程咬金连忙说道:“你说的不错,可如今我大唐受灾同样严重,如此时起兵,必定劳民伤财,恐怕会令民众不满啊!”
他被李世民的表现吓了一跳。
生怕李世民被唐川这几句话就给忽悠的要去起兵北伐。
唐川傲然一笑:
“成大事者,岂能连这点魄力都没有!
”李世民冷哼道:“这个家伙,嘴上说的好听。
“臣觉得,他不像那种夸下海口的人,既然陛下想要验证,何不在泾阳县转一下呢?”
李世民叹了口气,渐渐收敛起了愤怒道:“那四处走走吧。”
“咦?这是什么?”
两人走了一会儿,程咬金忽然轻咦一声。
李世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就看到前方路边,伫立着一块牌子。
两人好奇,就走到牌子面前,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写道:“交通提示:泾阳县为交通枢纽,人车过多,为方便百姓出行,特设交通管制,请车、马、轿子靠右,行人靠左,违者重罚。”
“泾阳县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李世民看完牌子的内容,也不禁诧异道:“这个提示有点意思,将百姓出行规定的清清楚楚,这样就不怕车撞人了!”
长安人口破百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百姓被撞死的事时常都有发生。
如果能规范长安的交通,那应该能极大的减少交通事故。
程咬金老谋深算,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便开口道:“陛下,臣有个小想法,为何不将这一套规矩应用到长安城呢?”
李世民笑道:“程伯,还是你懂朕啊!”
程咬金道:“陛下,这提示言简意赅,特别是后面那几句提醒,还带着些风趣,臣想,这多半出自唐川之手,这家伙,倒也是个妙人。”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走吧。”
“好!”
两人继续沿着街道往前走,并且认真打量着四周。
到了一处十字路口时,路中间竟然建有一个小台子。
台子上有个穿着蓝色制服的人手举着一红一绿的两个牌子,然后随着他的挥动手臂,人和马车等都整齐有序的通过路口。李世民惊讶道:“这是什么?”
程咬金还没说话,旁边一个百姓就开口道:“你们是外地来的吧,这是咱们唐保长发明的,名字叫交通灯,红灯的时候车马走,绿灯的时候行人走,这样就不会发生事故了。”
“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