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不为人知的一面 (1/2)

李世民这一番话让太子李承乾颇为欣喜。

他不动声色的看了看自己的党羽,四皇子李泰。

得到太子授意,李泰立时说道:“父皇,儿臣听闻,皇兄李恪近日来似乎忙于游鹰。或许是因为游鹰出神,所以才忘了早朝之事……”

游鹰,玩耍鹰隼的意思。

李泰这番话语不可谓不毒。

不上早朝本就让李世民对李恪心有偏见。

如今李泰这一番添嘴,又让李恪在父皇心中多了个玩物丧志的印象。

其他皇子都是些只会喊“666”的庸人。

三皇子李恪又是个玩物丧志的废人。

如此一来,在一众皇子之中,太子李承乾自然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而太子李承乾得到父皇赏识,将来登了皇位。

自然少不了他李泰的好处。

太子李承乾和四皇子李泰都在为了自己心里那点小九九打算着。

果不其然,听了李泰这番话。

李世民心中更为愠怒。

他眉头紧皱,斥道:“这个李恪,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甚至,李世民心中已经生出了要让李恪尽快就藩的打算。

然而,面对陛下的斥责,一部分朝臣却进言道:“陛下,臣以为,三皇子李恪并非表面那般。”

“臣附议!”

文武百官中,竟然有十好几人都在为李恪说好话。

这般情景倒是叫李世民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一个不关心朝政的李恪,竟然有这么多看好他的大臣。

李世民心生疑惑:“或许,李恪真有什么不同?”

虽说心中起疑,但他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

装出一副愠怒的模样,李世民拂袖离去。

宦官见状急忙高声唱道:“退朝!”

陛下表现得好像是因为李恪玩物丧志太过失望。

因此愤而离席。

这让群臣心中均是有了猜想。

陛下走远后,众臣纷纷围上太子李承乾,笑颜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

陛下的愤而离席让群臣心中都已经认定。

太子李承乾必定是未来的国君。

因此,他们才纷纷上前巴结。

受到如此逢迎,太子李承乾心中喜不自胜。

不过,他还是极其注重形象的。

尽管心中早已心花怒放,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威严的样子说道:“诸位重臣莫要重言,当下还是要以社稷为重!”

一众大臣闻言纷纷溜须拍马道:

“太子殿下心系国事,乃大唐之幸也!”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老夫佩服不已!”

“太子殿下一片仁心,天地可鉴啊!”

看着这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房玄龄等人面露不齿之色。

几人并未上前巴结,而是各自离去。

路上,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大臣被宦官拦下。

秘密的接入了陛下寝宫。

见两位老臣前来,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冲宫女说道:“来人,赐座。”

“谢陛下隆恩。”

两位老臣相继行礼落座。

李世民见状摆了摆手,宽声说道:“哎,无需拘礼。

今日叫两位前来,乃是为了朕的一些家事。”

家事?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闻言对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前脚刚刚在殿上斥责皇子,后脚便召自己前来商讨“家事”。

不出意外的话,恐怕陛下所说的家事,应该是与皇子们有关。

果然不出二人所料。

李世民顿了片刻后,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两位乃是开国老臣,依二人所见,朕的几位皇子都如何?”

闻听陛下的询问,房、杜二人心中不免犯起了嘀咕。

评价皇子这种事,可是个棘手事。

若是夸赞某位皇子,陛下难免会怀疑自己参与了党争。

若是如实评价某位皇子不堪,又难免会伤了陛下的颜面。

说好说坏都没有好结果。

一时间如何开口,倒让两位敢于直谏的老臣犯起了难。

见二人如此模样,李世民便已知晓他们心中的顾虑。

他开口说道:“你二人无需多想,但说无妨!”

既然陛下都如此说了,那两人便也没了顾虑。

丞相房玄龄开口询问道:“不知陛下想知道那位皇子的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