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的李世民,把五人的神情看在眼里,也不说破,
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自是要保持高人一等的模样,
而且,
他的心里还装着李宽给出的二桃杀三士的计策,
不管事后成与不成,哪怕是拖延些时间,让他调兵遣将都可以,
到时候,是打是和,可就不是草原上那些强盗能决定的了。
李世民心中暗暗发誓,若有机会,这次他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灭突厥,擒颉利来长安,为大唐百姓献舞三日。
心里一阵计较后,李靖上前请命:“陛下,臣……愿死战!!”
“臣也一样。”
李绩也上前说道。
既然陛下把他们五人单独叫来,那就是希望他们要做出表率,
五人之中,只有他们两位属于军方,这事他们避无可避!
况且,
对于李靖来说,能外出领兵作战最好,这样才能体现他的用处,
要是待在长安城内,时时会有谏臣说他想要谋反……
与其那样窝囊活着,还不如出去和突厥战个痛快,马革裹尸才是将士最好的结局。
“陛下,不可战啊!”
听到李靖李绩两人要战,房玄龄悲呼一声,士兵吃不饱,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这两人就是在一心求死啊!
闻言,杜如晦与长孙无忌也是心有戚戚焉,
没想到,
只是区区一场战争而已,就能把他们这些权臣逼至如此地步,
北方突厥,该死!!!
“二位且放心,这仗朕是一定要的的,但怎么打,何时打,这是个问题?”
李世民沉思了会,开口郑声说道,
他是战场上的无敌将领,前些年受制于太上皇,年年给突厥送礼,已是憋了一肚子气,
如今,时机成熟,整个大唐都握在他手中,又岂会放过这一雪前耻的大好机会,
只是,
李世民他是理智的,他要衡量,要与群臣商议出一个万全之策,与手下大臣通个气。
听到陛下如此说,众人都是你望我,我望你,有些茫然……
大唐户部都穷成这样了,陛下您拿什么打呀?
“陛下……”
房玄龄忍不住,又要开口劝说,
实在是没法子啊,大军一旦出动,就得找他要粮草,
可这户部的仓库空荡荡的,就算是把他杀了,也筹不出大军所需的物资啊!
拿钱去买?
巧了,装银钱的库房,不比粮仓干净多少,
就算要买,那一点钱财又能买下多少趁机涨价的高价粮食?
李世民明白房玄龄的痛苦,之前他也是被这事折磨得痛不欲生,
好在,他有个好儿子啊!
虽然有些不着调,老是想着造反,
但,那些运回来的粮食钱财,可都是实打实的,这可是帮了他的大忙啊!
“玄龄,钱粮之事,暂且不谈,先说对突厥用兵之事。”
李世民很是淡然地说道,甚至声音中还透着一丝窃喜,似是很乐意看到手下重臣这般着急上火的模样。
钱粮不谈?
这下五人又懵了!
怎么突然间觉得今天的陛下,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可是古训啊,
为什么陛下却不谈钱粮,只说对策?
要知道,粮草才是大军的根基啊!!!
五人怀着不解,满腹心事地开始讨论起如何应对突厥。
“陛下,臣认为应该立刻派出红翎信使,传令边关守将,做好防范,严密监视北方突厥大军动向,期间任何人不得擅出,违令者斩。”
“陛下,需要立刻调集兵力,固守泾州方向……”
“还有幽州凉州方向,也需派兵固守!”
……
李靖李绩两人不愧为大唐杰出统帅,只片刻间,一条一条的策略不断从口中说出,
旁边,文官队列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也开始开始查漏补缺,
大家都在军伍中待过,对军伍这一套都很熟悉。
李世民浑不在意地听着,不时地点下头,可脸上始终没有露出笑容,仍是紧绷着一张脸。
不是面前五人的计策不够好,
而是,
李世民心中有了更好的计策,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这两下一对比,李世民顿时觉得他手下的谋臣都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