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希望的曙光在哪里? (1/2)

诚如各国倾力打造英雄一般,大唐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英雄,但却不是打造出来的,李肃也不愿。

他还没死,大唐还未腐朽。

社稷江山的重担怎么可以压在一个孩子身上。

大唐凤凰公主,原名李澜。

出生之时就天生异象,有百鸟朝凤之景,李肃见之欣喜。

之后,这个孩子确实不凡,小小年纪就展露出无与伦比的修行天赋。

三岁启灵,十岁灵海,十八岁就灵海巅峰。

其惊才绝艳的天赋引来大唐唯一的武道圣人的青睐,被收为关门弟子,带在身边教导修行。

算算时日,已经有两年时光未见。

没想到她离开师门,独自前往西蜀历练,居然只身闯入战场,与万军中剑斩蛮国宗师。

“高大伴,立即出动一千神策军护送公主回宫。”

他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送去剑宗修行,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要知道,对于中原的天骄,蛮国从来都不吝刺杀,甚至曾经还派出武圣级别的强者万里追杀。

如今,澜儿在西蜀暴露在蛮国视线之下,他担心蛮国会再行刺杀之事。

“遵旨。”

高启恩当即领旨下去安排。

李肃心绪杂乱,一时之间也没了处理奏折之心,旋即起身,来到一处偏殿之中。

这是一座专门用来供奉的偏殿,其内香烟袅袅。

李肃踱步到灵位前,敬上几柱香,而后静静凝视着画像。

第一位是高祖太武皇帝。

他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大唐。

第二位是太宗皇帝。

天可汗,在李肃心中只逊色于秦始皇,是中原历史上唯二的千古帝王。

第三位是高宗。

他开创了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将大唐的版图拓展到最巅峰。

“安西……”想起西域,李肃喃喃细语,表情很是苦涩。

曾经的辉煌早已荡然无存,连河西走廊都没有了,怎么可能还有安西?

那些戍边将卒远离中原故土,死后近百年却连尸骨都运不回来。

“李氏皇族愧对你们,江山社稷辜负你们。”

李肃神色复杂的掠过那位霸气外显的女帝画像,目光落在玄宗画像之上。

“李隆基……”李肃在心中叹息。

现在的悲惨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先祖造成的。

安史之乱、分裂出藩镇,彻底改变了开元盛世,让大唐走向穷途末路。

先祖玄宗无疑拥有非常华丽的牌面和辉煌灿烂的前半生。

只可惜后半生极其潦草,晚年更是奢靡不堪,令李肃不忍直视。

翻遍史册,似乎很少有哪一个皇帝像玄宗这样,拥有落差如此巨大的一生——

他所缔造的开元盛世肯定会雄踞于历史之巅,令后人叹为观止。

可由他一手造成的安史之乱却把大唐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分功,九分过,这是朝堂私下对您的评价……”

新的大唐天子停顿了很久,突然掷地有声道:

“我亦以为然!”

后人如此批判先祖是不孝么?

可李肃真的很难去歌颂玄宗。

如今百姓的惨状,如今被蛮国欺压的神洲大地,如今道德败坏、纲常不在的中原。

很大部分原因是他!

“太宗,您在世,能挽救局面否?”

李肃没再看其余画像,而是盯着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没人给他答复。

真的能么?

他不知道,真相往往过于残忍。

如今的大唐就像慢性死亡的病人,一定会死,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能支撑多久?

“希望的曙光在哪里?”

“谁告诉朕,世间还有大唐风骨么?还有多少儿郎愿为大唐而战?”

李肃抿了抿唇瓣,平复心中悲哀的情绪,转身回去继续处理政务。

大唐还在,天子还在。

他还要继续,为了大唐,为了这中原千万黎民。

……

“父皇。”一个身穿明黄蟒袍,器宇轩昂的男子大步走入。

“儿臣叩见父皇。”男子俯身行礼。

来人正是当今大唐太子,李乾坤。

“免礼,你怎么来了?”李肃摆摆手,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

他这一辈子,除了保住祖宗传下来的大唐江山之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有两个好子嗣。

一龙一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35章 希望的曙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