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张小吃摊 (1/2)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他在现代社会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财富、地位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一切都顺风顺水,怎么可能突然穿越到这个未知的时代?然而,眼前的一切又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看似荒诞的事实。

他深知,自己在现代所拥有的一切,此刻都已化为乌有,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但周民毕竟不是轻易会被困难打倒的人。

多年在商场摸爬滚打,早已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短暂的震惊过后,他迅速振作起来,心中暗暗发誓,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周民决定先搞清楚自己究竟身处何方以及当下的具体时代背景。

他目光四处搜寻,最终锁定了一位正缓缓走过的老者。老者身着一袭灰色长袍,须发皆白,脸上带着岁月镌刻的痕迹,看上去颇具几分学识。

周民赶忙走上前去,恭敬地抱拳行礼,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谦逊有礼:

“老人家,晚辈初来乍到,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甚了解,不知能否向您请教一二?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如今又是何朝何代?”

老者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周民一番,见他举止虽有些怪异,但言辞还算客气,便微微颔首,缓缓说道:

“此地乃长安城外的小镇,如今乃是大唐贞观年间。”说完,老者便转身,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继续前行,留下周民呆立在原地。

“贞观年间……”周民口中默念着,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贞观年间乃是唐朝的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可对于自己而言,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古代社会,没有现代的科技和商业体系,一切都要重新摸索。

但周民的眼中很快燃起了斗志。他意识到,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凭借自己在现代积累的丰富商业经验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或许能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商机。

周民开始在小镇的街道上四处走动,仔细观察这里的商业环境。

他漫步在石板路上,看着街边林立的店铺,心中默默分析着每一家店铺的经营状况。

他发现,小镇上的商业活动虽然颇为繁荣,但经营模式大多较为传统和保守。店铺规模普遍较小,商品种类相对单一,缺乏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而且营销手段也十分有限。

大多数店铺只是被动地等待顾客上门,缺乏主动的市场推广和创新意识。

他走进一家米铺,只见店内摆放着各种谷物,米香扑鼻。老板正坐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看着门口。

周民与老板攀谈起来,询问米的来源、价格以及销售情况。老板一一作答,周民从中了解到,米铺的进货渠道较为固定,利润空间也相对稳定,但由于竞争激烈,生意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离开米铺后,周民又来到一家绸缎庄。

店内陈列着五颜六色的绸缎,质地精良。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他,周民一边欣赏着绸缎,一边与老板娘交流。

他发现,绸缎庄的客户主要是当地的富贵人家和一些小商贩,销售范围有限,而且缺乏品牌意识,产品同质化严重。

经过一番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周民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他决定从最基础、最贴近百姓生活的生意做起——卖小吃。

他在现代品尝过世界各地的美食,对一些简单小吃的制作方法也略知一二。而且,小吃生意成本较低,风险相对较小,适合他目前的状况。

周民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枚铜钱,这是他穿越过来后仅有的财产。

他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他在集市中穿梭,寻找着购买食材和工具的地方。他先来到一个卖面粉的摊位前,与摊主讨价还价后,买了一小袋面粉。

接着,他又在旁边的摊位上买了一些鸡蛋、葱蒜以及一些酱料所需的调料。最后,他在一个铁匠铺里,挑选了一套简易的烹饪工具,包括一个小型的铁板和几把勺子。

一切准备就绪后,周民在街边寻了一个较为显眼的位置,摆起了小吃摊。他熟练地将面粉加水调成均匀的面糊,舀起一勺倒在烧热的铁板上,迅速用刮板将面糊摊成薄薄的圆形。

紧接着,他磕开一个鸡蛋,均匀地铺在面饼上,撒上翠绿的葱花,再翻面刷上一层特制的酱料。瞬间,一股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这是什么新奇的吃食?从未见过这般做法。”一位年轻的公子哥好奇地凑了过来,眼中满是探究。

“是啊,闻起来好香,不知味道如何。”一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