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从高考落榜伤心当中出来,这个时候跟他说媳妇儿能合适吗?
父亲安慰说,母亲这么大年纪啦,老大没考上大学,她是最失落的一个人啦!
母亲委屈似的说,难道你就不失落吗?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啊!看看人家那王家,家里一大早就扎起了绸缎,挂起了大灯笼,那才叫扬眉吐气呀!我们全村人的心呀!都是酸溜溜的!
父亲苦笑的说,酸溜溜的也没有办法呀,我当年考上师范的时候,我们全村的人也都酸溜溜的过来了!考大学哪有那么多容易的事,平常心吧!也不能把考大学看的太重。
母亲说,你倒是心宽,我的心里呀还是没落的很。要是我家老大考上大学的话,我们在脸上也有光啊,我走路也会挺直了腰板儿啊!现在搞得一点儿风光都没有了。
父亲批评说,孩子们没考上大学本来就很难过,你就不能再难过啦!我们两个应该和平常一样,积极阳光一点,不要忘了,我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啊!
母亲转耳抹了抹眼泪挺直了腰板儿说,知道啦!我这边不用你开导,好啦!我给娘做饭去了。
我总共五个姑,他们分别都嫁到了我们大王庄村周围的十公里范围之内。
父亲骑着自行车,很快到了我二姑家金村。金村的历史我就不说了,这里还要把金村的这个神话传说再说一遍。
古代好多人亲眼看见,潭山下山洞里,有个老奶奶,天天看着一头小毛驴拉磨,磨出来的都是金豆子。
老奶奶每六十年出来一次,化成要饭人的模样,挨家挨户的讨饭,谁家给的还吃得多,汤水香,老奶奶就会给谁家撒一把金豆子。
上个甲子年,庄上就有好几户发财了,晚上偷偷搬家,去大城市住楼房,开洋车去了。
有了这个传说,奶奶传母亲,母亲传女儿,女儿传儿子,成为县城可信的道德约束,凡是有要饭的来到村里,不论走到谁家门口,都是热情的招待吃喝。
我小时候看到我们家来了一个要饭的,母亲一边招呼坐下,一边好吃好喝的招待,要饭的走后,母亲到处寻找什么东西,问她也不告诉我。
晚上,母亲还是寻找,还不时的在大门口瞧东瞧西,后来母亲告诉我,下午那个老奶奶,就是南山磨金豆子的老奶奶。
你看她多么的和蔼,看到我们热情招待,她不时的盯着我看了好大一会,她一定会给我们家撒金豆子的。
我问为啥?母亲说,你不记得老奶奶说过一句话吗?说我是个好人。
你说她不是老奶奶,谁是?我又问到,我们寻找了三天了,那为什么没有找到金豆子?
妈妈说,那是我们的热情还不够,没有得到老奶奶的认可,下次看到那个老奶奶再来,我们一定要更加的热情才行,十次不行,咱就百次,我就不相信感动不了老奶奶?
上面这个传说在我的小说(河中的鹅卵石)中也有说明,具体内容就不再赘述了。
我二姑的个子和我母亲差不多,也是高高的瘦瘦的,就像竹竿一样。金村属于山区,土地当然没有我们大王庄的好,所以说农作物的产量也比较低。
我二姑试着也种植棉花,因为土地浅薄贫瘠,产量一直没有我们大王村的高。过去农村人靠庄稼收入生活的人,土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们的贫富。所以金村的姑娘们大部分都嫁到我们大王庄。光我二姑做媒的就有十几个。
二姑得知父亲的来意后,高兴的是哈哈大笑啊!我的娘啊!你可总是想起我们来啦!
二弟呀我跟你说,自从我给人家康家这个姑娘提过媒以后,他眼光比较高,一直还等着你们呐!兄弟你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给人家姑娘的父母说一声。
二姑边说边飞了一般的出去,父亲笑着说,二姐夫,你看看我姐的脾气还是那个样子!
我姑父大声的说,你们家的女人都是那么强势,我天天受她的气呀!你不知道吗?她那架势,风风火火的,强势的很。
父亲笑了一下说,你们也是老夫老妻了,应该了解对方的性格啦!我二姑可是摔跤的亚军呀!要是我我也害怕。
姑父生气一般的说,你还知道她是亚军呀?她在我们村里一直都是冠军,十几年啦,都是如此!
大一会儿时间,二姐风风火火的进门笑着说,人家姑娘愿意跟着我去见见老人。人家也说啦!也不会顾及农村的老风俗,现在就走吧!老康啊!去开三轮车,抓紧时间!
我姑父闷声去开三轮车,父亲笑着说,二姐是不是太急了?
急什么?你不知道咱娘那个脾气啊?磨叽啥?你先走吧!我们三轮车比你快。要不你把自行车放到三轮车上,我们一起走。
父亲推辞说,哪有和人家姑娘坐一辆车的可能性啊?我先走啦!
奶奶看到人家姑娘特别的高兴,握着人家的手,那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