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带头,老百姓们纷纷回去把他们的银子全都拿来存进了银庄。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楚昱刚从银庄里出来,结果立刻看到了一些熟人——瀚海国秦氏一脉的那些人,其中带头的就是秦涛和秦连亦。
秦氏一脉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得到了皇上的特别照顾,不仅给了他们住的宅子,还补偿了他们的损失,所以秦氏一脉在京城购置了很多的产业,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楚玉回来的这段期间跟秦涛、秦连亦见过几次面,还去他们家里吃过饭,相处的比较融洽。
知道朝廷要开设银庄之后,秦涛、秦连亦特意找过楚昱,向他问了把银子存在银庄里的好处。
所以,今天是特意把他们的银子存到银庄里来的。
“楚公爷。”
“两位秦侯爷好。”
相互问候过后,楚昱把他们迎进了银庄里,秦连亦拿出他们要存的银子清单交给楚昱,出去接过去看了一下,惊讶的说道:“两千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你们秦氏一脉可真够有钱的。”
秦连亦说道:“这都是秦氏老祖宗一代一代累积下来的。”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马上叫来了人把银子搬进来,当着他们的面清点清楚,然后把银子搬入库房。
“这是银票,你们收好了,以后拿着这个银标在魏国任何地方的银庄都能够把银子取出来。”楚昱把门票递给他们说道。
秦连亦把银票接过去看了一下,递给秦涛,说道:“你拿去按照清单上的名单,把银票分发给大家。”
秦涛接过银票,照着名单上的银子数目,逐一的把那些银票分发给了秦氏一脉的那些人。
秦连亦他们又跟楚玉说了一会儿话,随后便离开了。
“公爷哪天有时间,我请你吃饭。”从银庄里出来的时候,秦涛对楚昱说道。
楚昱笑着说道:“行啊,等哪天我有时间了,派人去通知你。”
“那我可就等着公爷的信了。”
“好。”
秦涛与楚昱告别之后,跟着秦氏一脉的那些人走了。
晚上银庄关门之后。
楚昱、户部尚书,右侍郎坐在大堂里。等着银庄清点人员来告诉他们今天总共存了多少银子。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银装人员终于清点完毕,走到他们三个跟前说道:“启禀三位大人,今天总共存入银庄的银子有八千七百九十三万两银子。”
户部尚书听完后惊讶的说道:“没想到才第一天就收了这么多的银子,都快赶得上国库一年收入的一半了。”
“这还只是京城一家银庄的收入,如果把全国所有银庄的收入全都算在一起,那数目简直不可想象。”右侍郎说道。
楚昱说道:“也别光想着有收入进来,用不了多久肯定会有人从这里提钱的。”
“就算是这样也很了不起了。”尚书说道。
楚昱站起来说道:“走吧,皇上还在宫里等着我们的汇报呢。”
随后三个人一起来到了皇宫,看到太子也在这里,楚昱把今天银庄收到的存入银两数目跟皇上说了。
皇上和太子听完之后,非常震惊。
“只是京城一家银庄的存款量就达到了八千多万两,如果把整个大魏国的银庄全都加在一起,其数目将是不可估量的天文数字。”太子激动的说道。
皇上对户部尚书说道:“你马上派人去把全国所有银庄,今天银子存入的数目给朕调回来,朕要亲自过目。”
“臣遵旨。”户部尚书说道。
皇上随后看了一下楚昱,说道:“楚卿家,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银子,你说我们要怎么才能用手中的这些银子,变出更多的钱来?”
楚昱说道:“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这些银子给有需要的人贷款,如有人做生意本钱不够,中途资金周转不灵,又或是其他方面需要用钱的地方等,都可以到钱庄来借贷。
因为银庄是朝廷开办的,所以我们在借贷的利率上面要比民间借贷利率低,这样需要借钱的人才会到银庄里的借贷。
当然这个借贷不并不是空口白话,说一声就借的,而是需要有抵押的,如房产,田地,或是其他之前的东西。
这样到了还钱的日子他们还不出来,就可以拿这些东西抵债,确保银庄不会有损失。
大魏国有这么多的人,每天需要用钱的人多不胜数,所以这才造成了民间高利贷的盛行,而这些放高利贷的人大多都是恶势力,态度非常恶劣,常常逼着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所以,百姓对借高利贷都非常恐惧,但是有时候需要用钱又没有办法。
因此,只要我们官方办的银庄也开始借贷,并且利率低,又安全,大家都愿意到银庄里来借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