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以我们的实力,强攻的确是能够把城池拿下来,但对于我们士兵的伤亡也会过重,这样会得不偿失的。”李鸿奇说道。
因为卜炎城地势非常险要,又城高墙厚,墨炎国为了防止魏国进攻他们,几百年来一直不断的在加固防御。
四十年前,墨炎国军队突袭攻破付阳城,几乎把城中的百姓屠杀殆尽。
当时的魏国皇帝非常震怒,立刻下令讨伐墨炎国,为死去的百姓报仇雪恨。
那时还很年轻的李鸿奇,跟随当时的老帅霍雄,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卜炎城,结果攻打了一个月,也没能够把城池拿下来,反而死了将近四万多士兵。
最后不得已率兵退了回来,至此魏国的军队就再也没有到过墨炎国的国境。
因此,李鸿奇深知卜炎城难以攻打的程度,这也是他为什么准备采取闪击办法的原因。
只是他没有想到,对方的防守这么严密,根本没有给他闪击突袭的机会。
“既然是打仗,死伤士兵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墨炎国来攻打我们不是也死了很多人吗?
既然他们能够不在乎,我们也可以不在乎,就算用士兵的尸体堆,也要把城池拿下来。”站在右排最后一名将领说道。
这名将领叫柯镇南,其父母原本是墨炎国的人,后来因为在墨炎国活不下去了,这才逃到了魏国境内,在付阳城安家落户,并且把姓氏也改成了魏国的姓氏。
柯镇南从小就体魄强壮,力量很大,且好勇斗狠,是本城出了名的难惹。
军队招人,他便加入了军队,凭着这些年所立的功劳,他从一名士兵升到了现在的游击将军的职位。
不过,他虽然打仗挺勇猛的,但由于他的性格有些过激,对待士兵也不太好,所以在士兵中的威望不高。
李鸿奇看了他一眼,淡然说道:“如果要是士兵的伤亡过大,那我们别说拿下卜炎城了,就算把城池拿下来,后面我们又该如何守住呢?你要知道他们丢了城池,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是一定会派兵来夺回的,而且派来的军队肯定数量不会少,对我们来说将会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攻守战。
更加严重的是,万一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他们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打到付阳城了,那这一城的老百姓不就要遭殃了吗?
所以,打仗不能不把士兵的伤亡考虑进去,否则是会吃大亏的。
之前墨炎国连续攻打了我们那么久,后来为什么撤军了,不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伤亡过重,不敢再继续打下去了吗?
如果要是按照你说的,用士兵的尸体堆也要把城池拿下来,那他们为什么还撤军呢?”
柯镇南被说了之后,显然有些不服气,继续说道:“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在闪击偷袭他们,除了强攻之外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总不能放弃攻打他们吧。
要知道皇上给我们圣旨上,可是明令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边境城池拿下来的,如果要是我们不能够在皇上规定的时间内,把他们的边境城池拿下来,皇上怪罪下来,这个罪责可没人能够担当得起。”
李鸿奇说道:“这个问题你就不用操心了,该怎么回复皇上,我知道该怎么做。”
柯镇南听到李鸿奇这么说了,才乖乖的闭口没有再继续说话,因为他知道李鸿奇的脾气,如果再要继续说下去,他可能就会发火了。
李鸿奇轻轻的摆了摆手,对众将说道:“让士兵们全都回营去休息吧,让我在好好想想。”
“是。”
众将领都退了下。,李鸿奇从率案后面出来,在大帐里来回的走动,想道:“其实刚才柯震南说的没有错,在现在闪击偷袭无望的情况下,除了采取强攻之外,我们的确没有其他办法。可为什么我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我已经老了,变得优柔寡断了吗?”
李鸿奇年轻的时候其实也跟柯震南一样,为了打胜仗从来不顾士兵的伤亡,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的想法也就越来越多,和年轻的时候比起来,完全判若两人。
“楚昱年纪轻轻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率兵攻克了东岱国、海龙国和瀚海国,而我李鸿奇统兵了几十年,去连攻打一个边关城池都如此的犹豫不决,真是想想都让人脸红。
看来,我真的是到了该退位让贤的时候了。”
李鸿奇从大帐里走到了外面,独自一人在军营里漫步了近半个时辰,之后又重新回到大帐中,提笔给皇上写了一封奏折,然后派人八百里飞骑送回京城。
两天后的早朝。
众大臣刚刚向皇上奏完事情,皇上刚准备宣布退朝,这个时候一名内侍从外面走进来说道:“启禀陛下,镇国大将军李鸿奇派人送来奏折,在宫外等候接见。”
皇上还以为是李红旗已经率兵把墨言国边关城池拿下来的捷豹,立刻内侍去把送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