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实验设计选取的各项数值就非常接近正确答案,后面更是一次比一次接近,到了第十二次,就直接成功了。
“实验数据分析给我看一下。”
“实验次数太少,积累的数据不够,还没开始分析就成功了。”林动对此早有准备,淡定的回应道。
孙教授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说的是人话吗?我这边都做好了几万次实验的准备,你十几次就成功了还告诉我因为成功的太快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分析数据。
但又不能说他说的不对,这种类型的实验本来单次实验数据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通过各种数据对比才有分析的价值。
“你说一下当时设定这些数据时是怎么考虑的。”孙教授缓过一口气后,指着第一次实验的数据向林动问道。
“当时也没多想什么,可能是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的直觉吧。”
孙教授一听这话差点想骂人。是的,是有这样的科研人员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能凭借直觉作出正确的选择。但别人是凭着深厚的积累和底蕴潜意识里做出的正确判断。
你现在连科研人员都算不上,有个狗屁的直觉。这货纯粹就是运气好,好好的科研工作最后决定成功的是玄学,孙教授也很无奈。
是的,从数据上来说是成功了。但怎么成功的,为什么会成功,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谁也说不明白,总的来说就是成功的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这是算科研人员的耻辱还是幸运。
知道再问也没啥结果,孙教授也就懒得再问了。不管怎样成功就是成功,结果总是好的。想到这里又有些欣慰了,不光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离总体目标又近了一步。
只是第一阶段的目标达成,后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孙教授也没有太过兴奋。安排好第二阶段实验的准备工作后就离开了。
一个星期后,孙教授再次来到实验室,因为林动电话里说第二阶段的实验出成果了。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次比上次的实验次数多了一点,在第十五次时就拿出了成果,还是没有实验数据分析。
孙教授很想问一下林动是不是根据正确答案做的还原实验,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还是要讲究科学,虽然现在发生的事情很明显不怎么科学。
有过一次类似经历后,孙教授比上次淡定了许多,确定结果无误后。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就直接安排第三阶段的工作,走的时候深深的看了林动一眼。
莫非这小子真的有某种特殊的天赋,可以从无数的可能中靠直觉直接得出接近正确的答案?可理论在哪里?依据在哪里?这很不科学。走的时候让他们这段时间先不要上课了,全力投入实验。
又是十天后,孙教授十分淡定的测试这第三阶段成果的相关数据。等最红结果出来后孙教授猛然意识到好像只要再经历两个阶段的实验就能得出最终成果了。
这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三五年内就能见证成果的诞生,而且自己还是发起者和经历者之一。这样战略级的科研成果能在自己手中实现,是任何一个科研人员的梦想。这不光只代表这荣誉和学术地位,还是自身价值自我实现的肯定,对民族发展做出贡献的自豪。
有太多的理论研究受限于材料问题一直停滞不前,如果这项成果能够完成,更会成为某个方向的技术革命的奠基者。
一时间孙教授脑海中翻滚着各种念头,这种成果会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应用,对相关科学研究会带来多大的变化,对国家对社会有多大的好处,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
“孙教授,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林动看到孙教授拿着测试结果脸上有些阴晴不定的半天都没有说话也有点不淡定了,不至于啊,一切都符合标准答案的要求的。
“哦,没什么问题,你们做的很好。”孙教授被林动的问话打断思绪后马上回过神来,很快控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现在想这个还早,最终成果想要出来最少还要个几年。
不过在转头看到林动时对自己的想法又有些不确定了,这小家伙用大半个月的时间走完了正常情况下要十年以上才能走完的路,那他是不是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最终的目标。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止不住。虽然这个想法不怎么科学。但这段时间发生他身上的事情用科学也无法解释。按照他的实验进度来算的话,还真有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内拿出最终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