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帝国,柏霖。
巴尔干半岛的消息不断的通过电报传入到帝国首都,而身为外交大臣,俾斯麦几乎都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的消息。
“局势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太好收场了!”
俾斯麦手下的几名外交官们对东欧的情况感到忧心忡忡,奥匈帝国和毛熊都在不断的增兵。
照这样下去,两国迟早要打起来。
而他们一旦打起来的话,局势就很难控制了,到时候第二帝国自己也很有可能被迫卷入战争。
“目前来看,的确如此,不过毛熊和奥匈帝国并非真的想开战,他们不过是希望用不断加码的方式,逼迫对方退让!”
俾斯麦见多识广,一眼就看穿了毛熊和奥匈帝国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虽然从声势上来看,两国目前的架势的确很吓人,但是从他们国内的战争动员情况来看的话,他们并未真的在准备战争。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对后勤的要求非常高,在战争开打之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做好战争准备,主要是筹集物资,储备粮草、弹药、被服和医药品等。
这些东西一旦打起来的话,消耗的速度会非常惊人。
十五年前的普法战争中,战斗的时间不过只持续了一个半月,但是为了这场战争,普鲁士却准备了三年之久。
“就像是在玩一场胆小鬼游戏那样?”
安德鲁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两国皇帝的心态。
“嗯!”
俾斯麦轻轻颔首,似乎也觉得安德鲁斯的这个总结非常到位。
“不过高卢刚刚火上浇油,怂恿了毛熊,所以毛熊应该会表现的更加强势一些,奥匈帝国那边可能会被吓退。”
俾斯麦根据刚刚得到的情报,做出了最新的判断。
“那我们需要站出来表态支持奥匈帝国吗?”
俾斯麦的一名下属开口问道。
高卢还不是毛熊的盟友,都已经跳出来表态支持毛熊了。
德意芷帝国身为奥匈帝国的盟友,要是这个时候不站出来的话,恐怕奥匈帝国会心怀不满。
这个问题俾斯麦还没想好,这个时候的确应该要站出来尽盟友的义务。
可是如果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的话,奥匈帝国会不会因此备受鼓舞,再度增兵,继续激化两国之间的矛盾呢?
如果这样的话,那战争就真的不可避免了!
这个时候爆发战争,对于德意芷帝国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他们根本就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帝国目前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本身的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这个时候卷入战争的话,很容易就把帝国的发展势头破坏掉了。
欧洲大陆上的战争,打的越厉害,对日不落就越有利。
德意芷帝国目前的实力本来就不如日不落,要是再来这么一场战争的话,他们的发展倒退十几年,而日不落却成绩悄悄发展,两国之间的差距势必会再度拉大。
这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俾斯麦摇了摇头:
“我会亲自去一趟莫思科和维野纳,进行一次调停,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再做打算吧!”
……
莫思科,俾斯麦的调停并不顺利。
哪怕是他亲自到访,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没有给他好脸色。
沙皇看起来还在为之前德意芷跟奥匈帝国结盟的事情而生气,这件事情让他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所以自然不可能给俾斯麦好脸色看了。
但是俾斯麦却并未生气,反而很有耐心的等待着。
他知道沙皇并不是真的想要打这一仗,但是又不想对外示弱导致自己丢面子,所以他需要一个台阶来借坡下驴。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己这个德意芷的宰相亲自前来斡旋,沙皇只要还有理智的话,就肯定会借此机会平息争端的。
否则的话,同时得罪德意芷帝国和奥匈帝国,真的打起来他们未必讨得到便宜。
毛熊虽然很能打,但是毛熊不可能一挑二!
更何况,同盟国的雏形已经成型了,但是协约国现在还没成立呢!
真的打起来,仅仅只有口头约定的高卢和日不落,真的会为了毛熊下血本吗?
这一点,沙皇心中肯定是没底的。
果不其然,晾了俾斯麦三天之后,沙皇还是召见了他。
当然,在召见的过程中沙皇没有给俾斯麦好脸色看,摆出了一副臭脸,就好像是俾斯麦欠他几百万似得。
俾斯麦对此倒是毫不在意,只要沙皇没有失去理智,那就行了。
沙皇晾他的这三天,一方面是在给自己出气,报复之前德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