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平行世界 (1/3)

2023年10月10日,美国纽约凌晨,一栋90平方的房间里传来一阵劈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杨锋正在剪辑一个关于辛亥革命的视频,他通过剪辑国内朋友传来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资料,来叙述着那段沧桑岁月中革命先驱们的勇气和开拓精神。

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革命者想从海外移植政权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也因为缺乏长期执政经验、且受困于当时手上的实力等因素,最终导致了革命成果被军阀逐渐窃取。

从保路运动起至武昌第一枪,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同时也将国家带入了泥潭,北洋弄国,南洋混沌,两大集团互相掣肘,日本、美国、英国等等列强纷纷狠扑了过来,最终导致了分崩离析陷入乱战。

那是个引人入胜的大时代,那是中华大地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时代,拥有太多太多的光怪陆离,身在新社会的人永远也无法明白那片汹涌大潮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摇摇头,摒弃了这些杂念后,杨锋继续专注剪辑。

等杨锋剪辑完并上传TK,天色已渐渐变亮。

杨锋是疫情开始前来到美国工作的,这一待就是4年,他的工作早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就丢了,他又没钱回国,只能学着剪辑视频来赚取花销。

因为杨锋剪辑的大多都是关于国内的生活,吸引了不少粉丝,他也就安心在美国待了下来。

今天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零二周年,杨锋剪辑这个视频就是为了向粉丝介绍辛亥革命。

杨锋走到客厅,看到了自己放在桌子上的两把老枪。

“勃朗宁1911!”

作为退役军人,杨秋对枪支的喜爱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尤其喜欢老枪,他感觉自己细细评味那个时代的战争精粹,老枪也仿佛有了生命般,在耳旁叙述着经历过的一场场战争。

这是他外出买东西卸下随手放在这里的,毕竟在晚上美国出门还是需要一些保障的。

杨锋拿起那两把枪,准备放回枪柜,突然耳边响起声音:

“小伙子,喜欢?”

“嗯。”

杨锋下意识的回答,只要是军事迷,估计没有人会做出第二个答案。

但他回答完才感觉到不对,没有人问他啊,杨锋感觉是不是熬夜熬的出现了幻觉。

“小伙子,为什么剪辑这辛亥革命的视频?”

突然,耳边又响起了声音,杨锋赶忙四处查看,这次他知道不是幻觉,但他又找不到人。

只能回答:“算是祭拜吧!”

“祭拜!好,好一个祭拜,可惜现在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男子哈哈一笑,杨锋便觉得眼前的世界陡然旋转了起来,接着就失去了一切知觉。

“醒了,醒了!”

炎炎烈日下,荆湖至始安的官道上十几挂大马车一字排开,马车被用油布裹得严严当当,只能从外形看出大都是些长条状的匣子。

马车上没有任何标记,旁边押送马车之人也大都身穿单衫,更像是镖局的趟子手,只不过这群“镖师”个个背着长枪,大辫子盘在脖间,身材扎实、目露精光,看起来相当精锐。

车队中央,十几号“镖师”围拢成堆,有些扇风有些端来清水,呵护圆圈中央同样装束的年轻人。

即便如此意外,这些“镖师”也丝毫不乱,救人的救人,看护的看护,一看便是久经训练之士。

杨锋只觉得耳旁似乎有谁在呼喊不停,但方言听起来又模模糊糊,还以为到了奈何桥,努力地睁开眼皮却发现面前竟围拢了一群身背长枪的大汉,更怪异的是这群人居然都盘着辫子!

这一幕让他大为诧异,什么情况,这是哪里?

“锋子,你也忒弱了点,这点日头便受不了,真不知道你是如何入得我们新军。”

“禁声!”

一位满脸大胡子的汉子刚开始胡咧咧,旁边一位壮汉便阻止了他,神色紧张看看四周,发现没有外人后才叱道:

“少说废话,扶起来。”

大汉们七手八脚把杨锋扶了起来,灌了两口清水后他总算感觉有了些力气,看看四周都是大山,感激问道:

“谢谢诸位大哥,我怎么会在这里?”

杨锋的问话让四周大汉二丈摸不着头脑,你瞪着我,我看着你,全都傻了眼,半晌那位像是带队的壮汉才神色紧张的问道:

“锋子,你怎么了?可是刚才摔倒时磕着头了?”

“来来来,扶过去休息会儿,我们现在也不急。”

杨锋有些郁闷了,这是哪跟哪啊,可他此时只觉得口干舌燥,着急又说不出话来,只得指了指旁边有着一张娃娃脸的小伙子手中的水钵。

“杨大哥,慢点喝。”

娃娃脸小伙连忙将水钵递了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