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瘪了?”
刚下楼,萧晋阳就朝杨锋挤了挤眼睛,让旁边的申培植和董掌柜等人也都偷偷笑了起来。
“只发孔雀东南飞这句,前面的就免了。”
杨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见到下人还在收拾行囊,将电报地址和内容交给董掌柜:“申大哥还要去益州吗?”
“不去益州,是回申城。”
申培植拍拍杨锋的皮包,笑道:“刚好一会儿就有船,所以就打算立刻回去,这里可是100万。”
杨锋也没拦,这事他比申培植更着急,益州血案既然已经发生,那么夏口首义也肯定近在眼前,既然却月厂现在无法提供作用,那么就必须找些外援,要不然凭什么挡住北洋精锐。
等几人到了码头后已是人山人海,听口音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战乱从西川逃出来的普通人,由于前往山城的航道已经被截断,他们只能走陆路经汉口逃亡各地。
战祸蔓延使得大街上多了很多士兵,空气里紧张的味道开始加重。好不容易挤入人群送走申培植后,萧晋阳终于忍不住了,一边拉住他便往回营的渡船走,一边追问道:
“兄弟,哥哥我不是外人吧,给个实话,你那玩意到底是啥?”
“罗曼制340毫米舰炮和潜艇通气管设计图。”
“舰炮?还是通气的?”
萧晋阳听的莫名奇怪,可又怕在兄弟面前暴露了自己泥腿子的本性,所以只能暂时憋了回去不再询问。
他的怪摸样让杨锋暂时忘记了刚才那一幕,不过心底还是有些担心申培植此行。
拿出的设计图没问题,两项技术也都是他从平板上精心挑选后拿出来的。
原本最早他考虑的是出售罗曼制“75小姐”的资料,但考虑到仅凭图纸普鲁国未必会认为自己的火炮比不上罗曼国。
而且“75小姐”保密太严格了,以至于一战开始后全世界才知道有这样一种超高射速的野战炮,所以除非是拿出实物,否则罗曼国也会认为这是假的。
340毫米舰炮就不同了,一战前罗曼国布列塔尼级战列舰的主力舰炮,整个欧罗巴都知道罗曼国在造一种新的战列舰,而且这种舰炮的威力要高于格兰国343毫米舰炮。
最关键是它有个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采用了一种类似于“75小姐”的大型助退复进机,效率提高了很多。
从海上实战来看这种助退复进机只是罗曼国人浪漫的构想,可现在还没人知道啊!理论上每分钟三发的射速绝对能眼馋死普鲁国!
虽说事实上普鲁国海军一战中和罗曼国海军几乎没有交过手,但霍亨索伦二世和普鲁国海军却不会这么想。
一战前普鲁国海军很大一部分目标都是打败罗曼国舰队,所以世仇的一举一动都是普鲁国情报机构都是要关注的。
何况还是正在建造中的新锐舰的底细,所以普鲁国肯定也掌握了部分情报,只要看到图纸一定会明白,肯定愿意付出些代价买下全套图纸。
至于潜艇通气管技术更是一战后才出现的技术,要知道一战时的潜艇都是不具备长期潜航能力,说白了就是小型半潜式鱼雷艇,大部分时间都必须浮出水面,只有在接近敌人时才能下潜活动大概一两小时左右,生存能力极差。
但有了通气管后,潜艇就可以长时间潜在水下活动,不仅提高了潜艇的隐蔽能力,更重要是让潜艇在这个靠目视,毫无反潜手段的时代,真正具备一定的和水面战舰抗衡的实力!
根据后世的资料,霍亨索伦二世从不担忧自己的陆军,反倒是越造越多的舰队才是一块心病,一种可以迅速拉近和给国海军距离,并且还在某些情况下占据上风的技术,他肯定愿意购买。
而且通气管技术也不是那么容易仿制的,这和他之前想卖坦克设计图不同,这年头的坦克实际上只是理论没突破罢了。
但通气管尤其是潜艇通气管却是项非常复杂的技术,首先通气管也是需要防水的,内部拥有大量曲折的回路,还需要运用到强高压、钻透耐压壳等几十项技术。
根据平板里的数据,通气管技术从开始提出到研制成功足足花了五年时间,所以他不怕普鲁国人看了设计图就反悔,除非遇到过目不忘的天才,要不然普鲁国人就只能乖乖付钱。
就算是过目不忘,因为他交代了申培植成交前只能看一半,加上现在已经是1911年了,三年内普鲁国能不能突破另外半张图纸还难说呢。
这项技术是他考虑再三才拿出来的,毕竟不拿点真家伙糊弄不住这些家伙,何况还是机械水平最高的普鲁国,幸好一战期间的潜艇技术还受制于发动机和鱼雷等因素。
加上普鲁国天生的悲剧地理环境以及后来自由国的不厚道,这项技术还不足以真正改变战争进程,大不了就是皇家舰队多损失些舰船,这对于处于鼎盛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