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名单丢失 (1/3)

宝善里14号是幢独门独院的小楼,由于汉口萨沙国租界内,虽然每日进进出出人不少,但没什么事婆罗国巡警也不会管,毕竟在租界内做买卖的炎夏人很多,比这更忙碌的也有。

刘同刚到门口,就见到党人唐子明,见他肋下裹着一卷厚厚的东西连忙凑过去问道:“唐大哥,你这是什么?”

唐子明是文学社老人了,自从决定举事后就负责起外围工作,对仲文捐出那么多钱也是很敬佩,何况刘仲文还是内定的总理,所以见到是他弟弟也不瞒着,说道:

“这是十八星旗,我们刚赶制出来的。”

“十八星旗?给我看看行不?”

刘同没见过十八星旗,所以很好奇,由于没外人在唐子明也就干脆展开了旗帜,旗帜一人多高,展开后比双臂还宽。

唐子明见到刘同不理解,还解释道:

“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18颗小黄圆星代表18省,义喻18省齐心协力,统一起来推翻了满鞑子,等大事成了后兴许这就是国旗了!”

“真的啊!”

刘同两眼闪着兴奋的光:“那么起义那天,这面旗帜就要插到总督府了?”

“那是当然,不但要插到总督府,各个城门、兵营、衙门、连街口都插上,那时候你走在街上,就是军政府总理的弟弟,可威风了!”

唐子明越说越兴奋,可刘同忽然觉得有些不对,问道:

“不对啊,怎么才十八省?关东,匈奴,吐蕃和安西都不在里面啊。”

唐子明神色一僵,说道:“那些都是异族之地,关东更是满鞑子的老家,怎么能标到我炎夏人的旗帜里面!”

说完,不理刘同气呼呼的走了。

刘同吐吐舌头,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不过想到刚才唐子明说自己马上要成为总理的弟弟,军政府高官,心里顿时直痒痒,所以忍不住就往孙保仁的房间跑去,想问问到底什么时候举事。

刚进屋,就见到孙保仁正捧着一只脸盆,脸盆里还放着不少黄黑相间的粉末,正在小心翼翼用厚纱布包裹起来塞入铁壳子里。

刘同见到他头上有汗滴,还以为很累,所以好心抽出支烟递了过去:“孙大哥,来一支解解乏。”

孙保仁看到是刘同就没注意,因为他正在不能分心,所以看也没看就说了句不用。

刘同见状也没生气,自顾自的划上洋火点燃香烟后问道:“孙大哥,眼瞅着中秋都过去好几天了,到底什么时候举事啊?”

“快了,快了,等这个。”

孙保仁太专心了,一边说一边往布卷里塞火药,可刚塞了一下忽然闻到一股子烟味,眼角一抬起发现刘同居然在旁边抽烟,吓得整个背脊都出汗了,猛然大喊道:

“你干什么!怎么能在这里抽烟!”

刘同才十六岁,心性不稳,被孙保仁这样子吓得浑身一抖,夹着的香烟不知不觉就往下掉落到了脸盆里。

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只就听到“轰”的一声闷响,火焰猛地从脸盆里窜了起来,猝不及防的孙保仁顿时被烧得面目全非,捂着脸大喊道:

“快来人,快来人!”

刘同都吓傻了,知道这回闯了大祸,连忙趁乱跑了出去。

唐子明等人正在隔壁检查旗帜等东西,听到呼唤连忙冲了过来,可这时只见到大火已经满屋子乱窜,连忙用衣服和被褥扑火。

但火势实在是太大了,由于这里还有不少没装好的炸药,所以孙保仁顾不上脸疼,就让大家赶快转移东西。

就在这时,几声急促的警笛声响了起来,众人顿时暗叫不好,只得硬拽着孙保仁走后门钻了出去。

嘀嘀的警哨声响彻了萨沙国租界,整个宝善里都浓烟滚滚。

大队的婆罗国巡警开始围了过来,片刻后不少萨沙国士兵也赶来了,这让躲在街角里还准备趁机抢回东西消灭痕迹的孙保仁只能跺跺脚,咬牙道:

“快去罗曼国租界,把邓炳三找来。”

忽从天降的灾难,几乎让所有人都懵了,尤其是见到越来越多巡警和士兵都赶来,大家只能拥簇着孙保仁沿小巷向东倭租界跑去。

话分两头,刘同叼着烟走进宝善里时,杨锋也正带着岳鹏飞和几位随从,身着便装详做闲逛走在和租界交汇的歆生路上考察地形。

岳鹏飞介绍道:“歆生路是我们和租界的交汇处,一共有四条道可以进入租界,道都比较宽,另外大智门那边也有铁路可进入租界。

这几天我带人看了几天,进入租界的道路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婆罗巡警把守,但东倭兵常来,而且他们管的很严,上次还打了几个准备从这里借道的路人。”

“他玛德,又是东倭人,真不知道那些乱党为何还那么喜欢东倭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