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悦忍住想要扑进姨母怀中地冲动,伸手紧紧握住了姨母那纤瘦的手掌。
“回来就好……”皇后喃喃说道,只一句,却叫宋锦悦压抑许久的泪水,顷刻之间便瓦解得分崩离析。
皇后从她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抬手轻轻为她擦拭着脸上的泪珠,脸上地笑意柔柔弱弱。
仿佛通过面前的这张脸再哄另外一个少女一般。
“扶姨母起来坐坐吧,越躺着越没精神头……”
皇后苍白的脸上渐渐浮起了一丝红晕,宋锦悦忙取了明黄色的软靠垫在榻边,这才扶着姨母起身坐了下来。
一回头又看向湘绣吩咐道,“湘绣姐姐,劳烦您为姨母取一件厚实些的狐裘大氅来。”
“是。”
娘娘见了宋二小姐,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比先前好上许多,躬身行了一礼退了出去,又命守在殿外的宫娥为娘娘取些吃食来。
想来有宋二小姐在,娘娘许是能有胃口用些吃食罢!
秋韵也去了殿外守着,皇后寝殿内便只有她们二人。
皇后紧紧拉着宋锦悦的手,眼底泛着清澈地泪花,“受苦了。”
宋锦悦从怀中取出一方碧青色绣着桃花的帕子,为皇后轻轻擦拭着额上的汗珠,摇了摇头。
在云泉山庄的日子,其实不苦。
反倒比在京城住着还要自在许多。
“姨母,等您身子好些,到时悦儿陪您去御花园逛逛。”将碧青色的帕子收回怀中,宋锦悦宽慰姨母道。
可她的身体,她自己清楚。
能不能渡过这一劫难还难说,这几日,她食欲每况愈下,方才咳出的痰里还带了些许血丝,昭华殿满宫的宫娥这才慌了神。
皇后苦笑着到底不忍叫她失望,“嗯”了一声。
湘绣掀了明黄色的珠帘进来,手中拿着一件银灰色的狐裘大氅,身后的翠香端着红漆黄花梨木托盘,里头是一碗鸡汤青菜粥。
鸡汤的鲜香味顿时弥漫了开来。
宋锦悦从湘绣手中接过银灰色的狐裘大氅,俯身亲自为姨母披好,轻声问道:“姨母,用些粥可好?”
眸中满是担忧,皇后哪里忍心叫她失望,口中苦涩没有一丝食欲,可她还是点了点头,让她将鸡汤青菜粥给端到跟前来。
明黄色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飞凤舞的瓷碗内,浓稠的米粥上浮着点点翠色,半点看不见一丝油腻,只从味道上能闻到鸡汤的鲜美。
宋锦悦用汤勺舀了一勺鸡汤粥,吹了吹。这才一勺一勺喂到了姨母口中。
这些事,她前世从不曾做过,自幼生病,都是娘亲同姨母这般照顾着她,她总是那个被所有人极尽周全呵护的贵女。
如今,她只想弥补前世遗留下的遗憾。
“悦儿到底是长大了。”皇后杏眸微动,眼中既是疼惜又是爱怜。
“姨母是觉得悦儿没有幼时好看了?”宋锦悦蹙着眉,噘着嘴,面上一副古灵精怪的模样,倒是逗的皇后笑了起来。
可到底身子虚弱,不过才笑了两声,皇后的面色便又苍白了几分,气喘吁吁。
宋锦悦忙将明黄色的瓷碗递给湘绣,湘绣接过瓷碗,她这才伸手在皇后胸前,轻柔的为姨母顺着气,眸中满是自责。
皇后看在眼中,反倒有几分气恼自己。
“悦儿,姨母无事,再用些粥罢。”
皇后口中并无半点味觉,任何山珍海味,皆如寡淡的清汤一般无二。
只要能吃进东西,到底是有益无害,宋锦悦忙从湘绣手中接过鸡汤粥,一勺一勺亲自喂着姨母。
只是姨母这病,太医院当真瞧不好?
不由问起姨母,“姨母,不如在太医院换一个太医看看?”
皇后却是直摇头,叹了一声,“若是叫陛下知晓本宫一直病着,反倒闹的阖宫上下不得安宁,再说……”
余下的。皇后却是没有再说。
宋锦悦却明白,十月十五,是太后的寿辰,每年九月初,阖宫上下便会开始为太后的寿辰做准备,而今年不同往年,今年是太后的六十大寿。
想来姨母这些时日,又劳心太后的寿辰,病情才被拖了一日又一日。
前世,姨母拖着病弱的躯体为太后的寿辰做足了准备。
可也就在太后寿辰的宫宴那一日,姨母当众昏厥了过去,为此,太后自请出宫去了南山皇庄清修。
“姨母,这病不早些瞧好,若是在太后寿辰那一日,您累倒了,又如何是好?”
宋锦悦将已见底的瓷碗搁在了一旁的红漆楠木矮凳上,又从湘绣端来的赤金锻造的盆中打湿了帕子,小心翼翼为皇后擦拭着唇角。
这道理,皇后也明白,可是为她看诊的徐太医正是太医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