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龙汉巡天总览(上) (5/9)

他只能猜想,这是丹枫白凤收束了自己的感知网络。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丹枫白凤那样做了,但肯定不是为了针对他。可不论是不是为了针对他,人的身体也肯定是逃不出去的。

然而他不仅只有一个身体。

他坐在原地一动不动,思想浸入了虚空。他知道丹枫白凤的感知网络必然可以窥视到他的大脑表层活动。说不定人体现在的脑子上正密密麻麻爬满她那种比病毒和细菌更微型的东西。

换而言之,他必须用一种更超过常理的方式来思考,好在与天球的博弈让他了解到了他所具有这一项特殊的本领——把自己的意识像是分布式地在两个身体中来回跳跃,做成细碎的一般球体都难以理解的东西。

这是一种天然的密码。

“必须得行动了。”

然后他彻底地、让自己只去想一些消极的、放弃的思维。他缓慢地在封闭的牢笼中行走,绝望得像是一颗什么也做不了的树木。

只有不定型寄宿在人体的内侧,把自己拉长了管状的长条,粘在耳朵的边上,一眨不眨地看着最近的墙壁的底下。按照重力的感知,这个角落是最弱的。

他们还在往返,不停地往返,等到所有能穿透内皮层的热点全部消失的时候,人的手和不定型的触须同时靠在墙体的表面。

像是重叠在了一起。

但那不是因为重叠。

那是茧的碎片,会随着物质移动而移动的弯曲的空间,在蔚蓝色的爆炸中只留下那么一小块,还紧紧贴附在不定型的表面。

在有光的世界里,按照特定角度才可以看到光线折射的镜面般的边界。

黑球亲自作证,按照特定角度通过此破碎边界的瞬间,所有物质会发生两次自旋。

这个自旋的意思不是指三维宏观世界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也与微观世界物质粒子的根本秉性有所差异,它的本质是让物质的概率场发生翻转。由于概率场本身在空间不对称,在时间上也不对称,因此,物质的概率往往需要不定次数的自转才能在三维空间中回到其原本的模样。

就好比人类自以为旋转一周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然而在时间上,人已经更向前了,在空间上,地球已经转动,银河也已变化了原本的位置。

想要真正变回原来,人类还需要在时间和更高的维度上同时再度发生旋转。

而这个旋转想要在三维世界中还原自身,对于几乎所有物质,次数都不可能是偶数,更不可能是二的倍数。

从镜面中再度出来的钢铁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本作为重子的秉性,变成了某种宏观性质更接近于常温超流体的液态光,弱相互作用几乎在宏观层面上完全地展现出来,使得长距离的物质也可以以其力量彼此联系。新生的种类围绕在墙壁的表面,像是水一样开始流动。在它开始降级,开始服从现实的真理重新变回宇宙中稳定的物质以前,不定型已经一跃而出,轻悄悄得像是滑过去那样。

而在它把那部分身体蜷缩起来的时候,看不见的碎片本身同样蜷缩了起来,就像是一张锐利的纸张被蜷成了纸团,镜面边界完成了自我闭合,失去了对外部的干涉能力。

丹枫白凤的表面,她为自己建造了一层又一层的壳。每层的壳都有数不尽的房间,也有秘密的正常人发现不了的房间。但总而言之,仍然遵循了太空建筑规划的原理。

李明都所处的这个“白凤监狱”处在内壳最外,在靠近中壳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他把它叫做内壳和外壳。

按照丹枫白凤的命名。前者是数字世界,而后者是文字世界,这片地带处于成形区域。她在五百年前制定过一套应急的法则。这套法则迄今还决定了面对这种情况的流程:散布在空气中的“内气微元”发现破缺后,就去传讯到最近的副脑进行核算,然后由应急机器人进行修理。

整个流程不会超过地球概念中的一分钟。

因此,许多历史爱好者后来扼腕叹息,要是不出偶然的话,他应该立刻就会被发现。

必然与偶然是人类认识世界而发明的用于描述世界运动的两个名词。

生命意志的建立,总是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想要不停消除掉宇宙中存在的绝大多数偶然,从而建立某种颠簸不破的必然的真理。

他们更能从丹枫白凤的能力中找出一万种方法使得丹枫白凤或者其他什么正在这里游荡的实体在这件小事发生的瞬间,就意识到墙壁的破损、维修的机器、抓住这真正的危险的不定型,重新锁入监狱。但从另一种必然性的角度,任何事情的行进都不总取决于那个最强最大的意志,而是取决于各个方向的所有的力量,这些所有的力量都在对世界、对自然施加一个来自自身的力量,向着他们的目标、可能是完全无关的目标前进。

李明都的幸运,或者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