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万物生 (5/6)

须要从哪里离开了。”

谁知这时的多吉却没有说话,反而是呆呆地望着他们的脚尖。

这天没有以往寒冷。

本巴那钦学着他的样子,不经意地扫过自己的脚底。在合成材料的太空鞋的印子底下,他清晰地看到了正在融化的雪。

水?

不,含量更多的是氨。

因为混入了杂质,而反射出蔚蓝色的光泽,混合的液体流过了太空鞋的边缘。

球罩里闪过了温度的数据——零下七十度。在这不起眼的指标中,蕴含着物质三态变化的秘密。这已经是含有氨和二氧化碳的固态冰可以解冻的温度。较低冰点的气体已经从漫漫寒冬的束缚中解放,向着天空扬升。

最小的是冰孔、顺着应力成长的是裂缝,接着砰轰一声,是犹如地震般裂开的峡谷与深渊,整个雪原开始分裂。从黑魆魆的窟窿里流出了蓝绿色的属于这个海洋的水。接着,更具力量的强流从冰的缝隙中涨破而出,比地表温度高得多的波浪在这短暂迟疑的瞬间便汹涌地扑向四面八方。

“呀——”

央拉大叫一声。

于是所有还在船外的人都在向船的方向跑。大自然在呼啸,冰层更大规模的开裂,汹涌澎湃的水带着不可抗拒的威力涌上陆地。在短暂瞬间形成了数十米高的浪潮,携着还没有化尽的冰块推动了停留在冰面的过海号。

过海号斜斜飞去,抛下了数根纳米管的丝弦做成的爬梯。紧抓丝弦的人惊魂未定之际往下瞧了一眼,只见到刚刚站立的稳固大地居然已经分崩离析,数百公里远的裂痕将一片平原分成了数十块的冰川。

碎裂的冰川绝望地撞击裸露在冰面上的山脉,却只把自己砸到粉身碎骨,数以千万的碎片便被裹进赤道的热流里一起向东奔涌。悲怆的轰鸣、碎裂的撞击,纵使在上千米的高空照样能听得清楚。

船内的众人合力用爬梯把底下的人全部回到过海号上。在那舱门关闭的瞬间,轻轻的一阵凉风带着潮湿的雾扑到了李明都的脸上。那是蒸发的水汽在晨昏线的边缘凝结出了雪花,雪花在空中融化,便落下了雨。

“看样子,我们都猜错了。”

李明都说:

“这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热循环已经开始了,而热循环会变得越来越快。数天的升温才能使雪融化成大气,但可能只需要一天、两天、或者三天,整个星球都会解冻。”

屯弥赤烈已经惊呆。只这一会儿,零星的小雨就变成了瓢泼的大雨。湿漉漉的黑暗笼罩着他们所在的这片天空。

过海号一路西行,在它的底下是不停在积蓄力量的积雨云。一道歪歪斜斜的闪电从她的体内飞出,划破了整个黑暗的天空,彻照逃犯们的面庞。

本巴那钦不可置信地喃喃道:

“难道说真是算好的?”

东噶多吉一声不发,他靠在舷窗的边上,睁大眼睛望着底下的大陆,看到了一小块隐藏在黑暗底下的阴影。

暴风雨正在嘶吼。生机勃勃的力量在摧毁这惨白的世界。积雪的崩塌,发出低沉的轰隆声。满潮的河水粉碎了固执的坚冰,激起满天的飞沫。太阳在大气的反射中变得越来越大,解冻了的大海在暴风雨中酣畅地呼喊。烛星正在融化,整个星球都在蒸腾向上的大气中痛快地呼吸着。

不满三天,准确地说,是在第三天的黎明,所有埋没的大海全部在这颗冰蓝的星球上一一重现了,春水泛滥。曾经的平原变成了大海,曾经的高山变成了海上的群岛。冻在冰川的动物,游入了它们的海,在冒着泡沫的水中呼唤着彼此的痕迹。

八亿年前的鱼增九孕育出了它最大的恒星。曾经人类的飞船在经过它的球体云团时朝着冰彗星抛下了一具穿着太空服的尸体。七亿年前的一次扰动,冰彗星进入了鱼增九的内圈,最终为一颗行星捕获。

于是一个微小概率的,而在漫长的时间中几乎是必然的事件发生了。

彗星的坠落带来了基因的扩散。发源自地球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突变,开始在这颗陌生的星球上自由自在地蔓延与成长。

过海号迎着太阳飞行,终于看到了海洋史学会想要考察的东西,那是一片绿色的海。

过去撞击的痕迹至今没有消除。无限增殖的粘菌、细菌与真菌在彼此厮杀中形成了在地球上可以被叫做太岁的肉,填满了凹陷的大坑。逐渐分化的功能体,变成各式各样的原型动物推动太岁向着四面八方密密麻麻的扩散,在那清澈的水底形成了森罗密布的网状。

过海号小心翼翼地降落,慢慢地将自身浸入了微生物的海洋之中。屏蔽器就此收到了一个信号,传递了一个坐标。

信号只存在了一瞬间,就再无声响,像是消失了一样。

过海号对此坐标进行了检验,发现它位于仙女与银河交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