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睛发现的——古老的原型人类,似乎,并不在太阳系内。
现在的太阳系只有它们留下的自动机器在徘徊。
“该怎样,吃下这块肉呢?”
填冥与六师是不会放过不定型的。
不定型的眼睛在凝视簇扩散的形状,不定型的思想在审视宇宙的参数,不定型的神经在传递计划和悖论。战士的人格汇入了思考的洪流,进入了沉思的海洋。当身前的巨行星向着右侧偏移,小点似的太阳在群星的缝隙间微弱地明亮时,他抬起了这具受造躯壳的触须,站在这个山顶下达了自己的旨意。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旨意穿过星桥网络,传遍了近地包围圈的思想世界。
在地球六十亿年的岁月中,很少有历史能说是彻底没有补救的机会。但现在,人类第二次不论如何都不可能挽回的历史就这样静悄悄地来到了。
尽管在当时,有一段时间,形势看上去还是势均力敌。
按照不定型的规划,对地球的包围圈可以分为近外两层。外层包围网在速度战的指导下迅速拉出的以一千光年为准线、几乎切断猎户座悬臂的大范围攻占区。在这一区域,不定型不择手段地扩张,在攻占的同时制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力真空天体、重力致密天体以及奇点视界,从而铺出了一条让前线世界也感到棘手的地雷阵。前线世界的主力被拖进了人类不愿意进行的常规拉锯战。在这种形势下,前线推进的速度最快也不可能超过光速的二分之一。换而言之,这外围网络足以为不定型带来接近两千年的时间深度。而第二层便是近地包围圈,以十光年比邻星、天狼星废墟、巴纳德星等十数颗恒星组成的环太阳系球状网,为地球前线提供战略广度和战略支撑。
不论是哪边的工事都需要时间。外层网络广大,但人类后方星官世界羸弱,想要立稳脚跟并不困难。最主要的工作仍然在近地包围圈。这一种工作与生产力直接挂钩,在时间上不能投机取巧。
它就是制造视界。
按照人类世的常识,列缺方法制造第四类视界的速度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光速。换而言之,想要制造覆盖十光年的超级视界,所需要的时间正是三年。
从后方源源不断运来的种子飞船运行于太阳系外,翱翔宇宙之间,现在已经完成了整个近地包围圈的封锁。
而种子飞船的意义也非常简单,它们会通过安鲁效应在空间中制造正负粒子对,并将其按照自旋方向分离,从而人为隔绝航迹两侧,形成一个典型的不对称界面。物质决定时空,具备正质量的引力为正,具备负质量的引力为负。时空的曲率形成断崖,向着两边渐进平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这片空间便在第四类视界下。
如今,大势已成。
几乎整个半径十光年的球状空间,与外界发生断绝,只留下了引信所需要的口子。
因为信息的延迟性,不论是外界还是内部,一切悉如往常。
这就是历史中的不定型做出的第一项围攻部署,也是最早被认可的计划。
就达生世的目光来看,整个计划本身没有任何高妙的地方,真正特别之处在于所有的部署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步都确实地有次序地没有任何遗漏地被完成了。
所有的命令全部被不定型实现了,比基因的自我复制,比程序的自我实现,出错率更低。
所有的不定型都在高昂地做这一件事情,他们相信自己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仍然有一个不定型心绪不宁,甚至感到了绝望。
不过这个不定型真的是不定型吗?
谁也不知道。
如果他不是不定型,那么他就是人类吗?
仍然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
战士的人格宽恕了李明都的出逃。他体谅了这个人的选择,允许进入不定型的思维网络,但只允许他和原本就知晓他的人交流。在这个处处陌生的思维网络中,他像是一个幽灵,也只能像是一个幽灵,游荡在虚空,遥遥地望向太阳与地球所在的方向。四处都能看到不明数量的不定型,还有它们的飞船、它们的通道以及它们的建筑。
李明都从神经中所能截获的信息实在太少,都很不明确,见不到他想要见到的东西,便想要找一个了解情况的人。
牵牛拒绝了他的访问,水蓼已经自缢,导师的怜惜是严厉而有限的。唯一一个愿意交流的反而是唇舌。
十光年内的填冥已经除尽。唇舌通过星桥跃到太阳系外沿,这时见到李明都,不禁长叹:
“人之将去,何附于物?”
李明都一声不吭,甚至不愿意看着他。
“你帮了我们很多,我们也会帮你回去。”
唇舌温和地对他说:
“你已经睡了一觉又一觉。现在就再睡次午觉吧。等你一醒,就又能得见明星,再启时间之旅。到时候,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