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悲怆 (5/8)

拟合两条前线的预测数据,碇客们和暗子就得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第四象限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太阳系内,险象环生。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十次、一百次被攻破的风险。第四象限的质量分布已经乱得不成样子,玻色子星在痛苦的呼吸中不能维持规则的环形,而在刀尖上跳起了凌乱的舞蹈。从第三象限飘到宇宙中的躯壳灰烬犹如一条破碎的大河。连环的轰炸制造了比太阳更明亮的光晕。

飘荡在太阳系遗址的暗物质遮挡了不定型的视野。在一段很难被发现的天地里,碇客们唯一拥有的临界光速飞船已经自杀式地袭来。

暗无天日,然而他们相信自己可以点亮太阳。

暗光子究竟是什么呢?

它在理论上很难存在于现实的宇宙之中,就算曾经存在过,也会在一个无法观测的瞬时中转换成普通的光子。以不定型的技术只在原子级或更低规模的视界实验中可以造出这种属于“大一统模型拓展”的额外玻色子。

因为所谓的拓展部分,它既然归属于大一统模型,代表本宇宙的环境并不否定此类粒子的存在。可它既然不存在,也就说明本宇宙不存在此类粒子诞生的土壤。它意味着不会自然诞生,所以只能由人创造、并且只能在自然界几乎找不到或者绝对找不到的特殊环境中创造的特殊物质。如果更加苛刻,那么还必须在这种环境中保存。

暗光子作为玻色子的特性就在于它可以打击大部分暗物质,是暗物质传递电磁作用的关键媒介。

六师并不准备让这些人类的后裔送死。因此他们的计划非常简单。在列缺飞船接近到极限时,向弥散的暗物质投射火种,用火种点燃全部的暗物质,以完成星簇的复苏。

星簇的扭曲环境会瞬间摧毁太阳系内不定型的所有工事以及大部分的生物。而象限中的六师因为星簇消失和暗物质而无法使用的手段也就可以用出。

之后,碇客们就可以乘坐列缺飞船逃之夭夭。

蓝眼睛的人问暗子:

“那你呢?”

暗子拥抱着火种,在脑海中默默计算着距离,睁着金色的电子眼说道:

“我会成为火种的校正装置,这是为了确保能够击中暗物质群。”

就在校正完毕的那一刻,变形的暗子连着火种一起从列缺飞船中脱出,沿着计算的轨迹坠向了暗色的海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积攒的质量迅速消耗。火种成功地碰到了暗物质的表面。紧实的外壳解开,暗光子的射线穿透了这宇宙隐匿的迷雾,然后烧起了绚烂的火光,暗物质开始向重子物质转化了。而深藏其中的星簇也将再度绽放成花。

这可能是在那些孱弱的反抗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

失去支撑的残躯落入火焰,短暂变化的焰色照亮了附近不定型的船只。直到死亡,他仍然坚信自己完美无缺地完成了任务,认为自己完成了全部的计划。

原形人类交予他们的使命没有被辜负。而太阳系一定会被再度光复。

在博弈的学问中,存在一个简单的策略。那就是优势的时候要趋于保守,劣势的时候要敢于拼搏。

可是从火种到光复何止要拼搏一次,哪怕绽放的突袭成功了,又隔着多少远的距离。

他们需要帮助,可所有能提供的力量都被分割开来,都在各自作战。

不定型的巡查船就在附近,他们无法大规模地制造暗光子,但他们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一条船倾倒了更多的暗物质,而另一条船则开始自我分解,形成多种多样的工具,开始将这部分反应中的物质切割出来。

重燃的火焰被沉重的水包围了。

于是就连这第一步的成功也没有迈出。

就在一个月后,战士踏破了第四象限,进入了第五象限。一切的障碍都扫除了。在这个时刻,人类世中期最后的机会也已经丧失。

从第二象限到第四象限,接近数光年的空间中,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流荡着物质的粉末。没有任何一粒粉末能够还原出它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毁灭的。而第五象限,却仍然宁静祥和。群星灿然不动,犹映水中。

在玻色子星的边上,不定型的军队缓慢地流进了第五象限,就像是河流回归了大海。他们迅速包围了剩下的六师,找到了那些隐匿的军队。工程师从队伍中脱离,以改装的纳米武器的形态,走到了战士的身旁。

战士便问他:

“这群奴隶怎么都不敢动了?”

“因为这里存放着最重要的装置。原形人类是不可能允许六师在这里战斗的。然而我们还是要小心六师可能还有其他的手段。”

工程师抬起目光,看向了天穹之顶。比起通书长历,或者历书,他看到的无限的门上的名字是——

玄枢。

在那扇贯穿了两个象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