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教授和博主 (1/3)

杨教授,国家级考古学家。

那是一次小型的半探险半考古性质的活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是一次私人活动,并没有惊动任何官方,但队伍里又的确有非常专业的生物学家以及考古学家的加入。他们起初都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探险,这样的探险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外围其实并不少见,而当时的这群高精尖的知识分子们并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怎样的劫难。

“这是什么地方?”

“好像是一个古代的遗迹。”杨教授说。

作为此次探险考古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最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专家,杨教授一马当先的走进了这个圆形的建筑之内。

一进去,所有人就感受到了这里跟外面温度上的不同,凉爽的气流吹在这群刚刚还跋涉在三十多度的热带雨林中的人身上,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轻轻的S吟了起来。

一个年轻人率先打开了手电筒,而就在手电筒打开的一瞬间,整个建筑的内部都瞬间被点亮,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惊了,他们开始在周围寻找光源,但是却一无所获,年轻人将手电筒关闭,周围又迅速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杨教授和几位老教授都有些惊讶,虽然知道这是折射光的原理,但是周围古老的建筑风格以及叫不出名字的材料,让这群见多识广的老教授们全都摸不着头脑。

“看这里!”有一个声音将所有人都吸引了过去,他们发现一个像是桌子一样的石头建筑,那个建筑上刻满了原型的小球,除了中心那个最大的小球,几乎每个小球所在的地方都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原型凹槽,小球镶在凹槽内部无法取出,但是却能够沿着凹槽滚动。

杨教授轻轻的滚动着一个不大不小,晶莹剔透的蓝色圆球,随着圆球的转动,周围空间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一时间整个半圆形的建筑光影交错,明暗变化随着小球的滚动不停改变,而且众人惊讶地发现周围的温度竟也在不停变化。

所有人都被这种变化惊的目瞪口呆,直到另一个跟杨教授平级的教授走到桌前,他轻轻推动另一个小球,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很快,这个教授便浑身颤抖着跪在了这张石桌之前,眼睛瞪大的简直像是要掉出来一般,他抱着那张石桌大声嘶吼道:

“星盘!这是个星盘啊!”

“什么!?”杨教授很快理解了老教授的意思,他开始仔细观察整个石桌上每一颗圆球的距离以及每一条凹槽的轨迹,随着越看越仔细,杨教授的嘴唇开始剧烈的颤抖,他的呼吸开始越来越急促:

“最中央的是太阳,这个是月球,这个是地球......”杨教授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要炸裂开了,而随着他越来越快的拨动着桌面上的小球,这个半圆形的空间也开始随着他预想的那样开始产生温度和光暗的变化...

“怎么做到的!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杨教授也跪在了那张石桌前,用尽所有的力量大吼着,随后,便晕了过去。

......

李研菲,一个在外网小有名气的博主,主要的创作内容是靠经营“生态缸”的视频,生态缸,顾名思义,一个小小的鱼缸里面,却有着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消费者到分解者一应俱全,养殖生态缸的人并不直接干预缸内的系统,但是会往里面加入其他生物来控制整个生态缸的平衡。

李研菲的视频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基础生态环境,如湿地、海洋、沙漠、雨林、绿洲等等生态系统的生态缸,而很多网友都对这种自己创造一个世界的感觉十分着迷,李研菲会根据粉丝的要求向缸内投放一系列的生物或者植物,并且模拟很多自然灾害来给缸内的这个小世界创建一个更加拟真的环境。

在那个透明的玻璃缸内,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世界浑然一体,在那个玻璃缸外,李研菲和所有观看视频的粉丝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们掌控着这个世界的一切,温度、湿度、阳光、土壤、新的种族......

包括李研菲自己在内的太多人喜欢这种“造物主”一般的感觉。

直到前几天,李研菲开车去往一个专门售卖稀有的热带雨林昆虫的卖家那里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辆箱型货车撞上了她的那辆SUV,李研菲当场昏迷,被紧急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

李研菲似乎看到了自己濒死的自己,她的视线逐渐上升,从抢救自己的病房逐渐上升到了能够俯瞰整座城市,她想起了自己曾经玩过一款叫做“城市天际线”的游戏,直到如今这个视角,她才发现原来那款游戏那么真实。

李研菲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从未想过一个人死亡之后的世界会是这样的,她不知道自己的意识将会飘向何方,自己能够隐约间听到病床边的医生和自己家人的呼喊,但她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悲伤,视角继续上升,李研菲渐渐的看清了地球的全貌。

绝大多数人恐怕一辈子也没法亲眼见见这个自己生存的星球,李研菲看着那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