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其实真的是强弩之末了,美军这个时候只需要再派人,都不需要多,只派一个团的人再冲一次,德军肯定就完蛋了。
但美军此时已经被德军的凶狠震慑住了,士气下跌的非常严重,加上天马上要黑了。
对地形不熟悉的美军士兵不愿意在这里打夜战,于是只能作罢。
而到了第二天,天上又下起了暴雨。
暴雨导致地面泥泞不堪,空军的飞机也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起飞参战。
于是美军不得不暂缓进攻。
这一连串的打击和意外,让美军的士气几乎跌至谷底。
坐镇后方的艾森豪威尔在得知了前线进攻不利的消息后,气的将巴顿和布拉德利两人大骂了一顿。
“人家英军就打的很好,蒙哥马利面前的德军有13个师,他还能从德军手中攻占卡昂,巴顿和布拉德利面前的德军仅有7个师,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圣洛都拿不下来?”
艾森豪威尔是真的气坏了,他身为鹰酱人,都有点替自家同胞感到脸红。
坐拥如此巨大的优势,结果却打的跟狗屎一样。
人家英军已经把最艰难的任务扛下了,把最简单的任务交给了美军,结果美军居然还失败了。
根据盟军总指挥部所掌握的情况,圣洛城内的守军只有一个装甲师而已。
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两人带着两个集团局,攻打了三四天,都没有拿下这里。
难不成德军个个都是超人,一个个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不成?
归根结底,还是巴顿和布拉德利太菜。
“我看他们就是一群饭桶,什么都不会,只会吹牛!”
巴顿平日里趾高气昂的,仗着自己是一战老兵,丝毫没把他这个西线总指挥放在眼里。
这下好了,打完这一仗,艾森豪威尔倒是要看看,他还怎么接着吹。
虽然骂了巴顿等人一顿,但是艾森豪威尔并未被私人恩怨和个人情绪所左右。
虽然他在军中的资历并不算深,但艾森豪威尔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毕竟能将西线这数百万涵盖十几个国家的盟军管理的井井有条,做好后勤保障,将数以千万吨级的各类物资运送上岸,并送到前线士兵的手中。
这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更不用说他还要协调好海军、陆军和空军之间的关系,确保三方能够形成联合作战,让陆军的士兵能随时呼叫到空中支援。
这就更难了,毕竟,在二战期间,各国陆海空三军之间内讧的事情屡见不鲜。
最出名的就是倭国的海军和陆军之间的矛盾,第三帝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矛盾,甚至在太平洋战场上,哈尔西所代表的海军和麦克阿瑟所代表的陆军之间的矛盾也是人尽皆知。
艾森豪威尔知道如果迟迟不能打开西线的通道,对于盟军而言局势将非常严峻。
于是他将驻守在瑟堡的柯林斯上将的第七军派了过来,协助第一和第三军团,帮助他们彻底打通这条通道。
收到调令后,柯林斯立刻带着第七军赶往战场,他本人更是抛下了大部队,带着第二装甲师向前发起突击。
柯林斯跟一般的美军指挥官不同,他是美军内最推崇闪电战的人。
柯林斯曾长期研究过德军在二战期间的战术,尤其是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在他看来,古德里安所开创的这种全新的战术,借助坦克这一新式武器,将速度和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通过不断地突破、迂回、包抄,攻击敌人侧后方薄弱的据点,进而完成对敌军部署在前线的重兵集团完成包围。
等待包围圈形成之后,彻底断绝敌人的援军、补给,再用地面炮火和空中轰炸的方式,不断地削弱包围圈内敌人的力量。
如此一来,敌人的士气将会崩溃,要么冒死突围,要么被迫投降。
而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眼下,他看到了在德军身上打出闪电战的机会。
“只要我们拿下圣洛城,然后马不停蹄的翻越伯格布斯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插入德军柔软的腹部,就能在德军的腹部切开一道巨大的口子。
到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开足马力,使劲狂飙,我们撕开的口子越大,德军就要花更多的兵力来填补战线。
西线战场的德军才几个师?
这么大的口子他们能填的过来吗?
所以到最后,德军必然崩溃,而我们也可以趁机从南方迂回,再杀向北边,跟正面的友军一起,将德军一举包围在前线。
如此一来,整个法国境内的德军,至少有一半都要被干掉了,剩下的地方几乎不设防,我们随便就能拿下了!”
柯林斯上将信心满满,他觉得自己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