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 李世民熬出了黑眼圈,历代帝王亢奋无比! (1/2)

三日后。

又到了华夏历代帝王,集体学习的时间。

宏伟文庙大殿内,

华夏五十位顶尖的帝王们一位接一位陆陆续续出现,身着华夏各朝代的各色帝王黄袍,威严而肃穆。

众帝王们这次有了经验。

他们发现,

自己只要进入睡梦中,

自己的意识便能够进入这座文庙大殿内,参加华夏历代帝王的集体学习。

“哈~!”

唐太宗李世民顶着两个黑眼圈,打着哈欠,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好困啊!

他作为一名极其勤勉苦学的皇帝,堪称是文武双全,博学多才,在华夏所有皇帝当众都是顶尖的存在。

华夏自古以来的历代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春秋》、《公羊传》、《商君书》、《山海经》...,他几乎都看过。

但是帝师苏先生传授的【生产力学说】,实在是太惊艳了!

石犁、青铜犁、铁犁...仅仅只是三个生产粮食的工具变化,就推演出了华夏千年以来粮食产量的变化!

更推导出,只要生产工具持续的改进,生产力也将持续增强,物产将变得无比富饶!

他这几天,都琢磨生产力的问题,几乎亢奋的彻夜未眠。

李世民甚至召集了宰相长孙无忌、房玄龄、斐寂、魏征、侯君集,众位大唐的顶级大臣们,没日没夜的研究【生产力学说】。

众大臣们都对【生产力学说】,都震惊的瞠目结舌。

很快,

文庙殿内,大唐的后世历代帝王也纷纷出现。

唐高宗李治!

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他们聚拢在唐太宗李世民周围。

“你们这几日,专研的怎么样?”

唐太宗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父王!”

李治也是双眼通红,兴奋的拱手说道,“儿臣回去不敢怠慢,召集大臣们一起研究。

发现不只是犁具,其它很多的工具也有明显的变化!

马车,春秋时期的马车、大秦的马车、大汉的马车,都有明显的进化。

车轱辘也是从青铜,变成了更加坚固耐用的铁轱辘!可以装载的货物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

一个马夫就可以干以前三四个马夫的活!

如果百行百业都是如此,工具都在变化,那么大唐的整体生产力明显大增。

这足以证明,我大唐盛世,要远超过尧舜、大汉皇朝!

生产力学说实在是太神奇了!

此学说,可用于任何行业,大大增加生产效率!”

“陛下!”

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些腼腆,恭敬道,“臣妾回去之后,便立刻命宰相狄仁杰,带领工部大臣,重金招募天下能工巧匠,一起研发新式生产工具!制定律法,凡是能提升生产力,皆给予重赏。”

“嗯!很好!”

唐太宗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苏先生传授我们旷世绝学,我们要举一反三,施展此学!

生产力虽然每次只提升一点点,但是长年累月的坚持积累,终究会翻倍,甚至数倍的威力!

我大唐皇朝的国力,每百年就翻一翻,将会无比的强大!”

...

文庙内。

另一边,汉高祖刘邦,也召集了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季汉刘备等等,在一起商量如何推动大汉朝,各个朝代的生产力。

此外,

大明朝皇帝也围了一个圈,

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万历皇帝朱翊钧,嘉靖皇帝朱厚熜,天启皇帝朱由校,崇祯皇帝朱由检等等!

“你们学的怎样?!”

朱元璋朝众子孙们问道。

“父王,儿臣昨夜一夜难眠!

生产力学说,实在是太强了!

按照石犁、青铜犁、铁犁的演变,工具的计划导致了农夫种田的效率大增,大明朝的粮食产量远甚于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以此推论,所有的行业,工具的演变和进化,也一样能有这样的演化效果!

兵器!

战场上,士兵们用的铠甲、刀剑、火铳、红衣大炮,全都可以不停的改进,升级换代!

轮子!

船只!

诸如此类!

只要命匠人不停的改进,命商人投钱去研制。生产的效率便会一点一点累积,翻倍、再翻倍。”

明成祖朱棣连忙兴奋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8 李世民熬出了黑眼圈,历代帝王亢奋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