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咸阳发布诏令,说公子反叛,率先将您打入不义的烙印,想要让您名不正言不顺。”
扶苏,蒙恬微微点头。
就在今日,听说扶苏拒绝遵守伪诏自尽,并且斩杀了使者之后。
咸阳方面颁诏,说他扶苏反叛。
现在始皇之死仍为公布,密不外传,天下人还不知道始皇已死。
因此,扶苏拒绝服从就是违背了始皇的命令。
“对此,我等只需发布讨胡亥檄文,并称始皇受到了赵高的威胁控制,以清君侧的名义勤王,此局可破。”
“并且,公子素来仁义,而始皇陛下的统治有些……压抑,”
张良观察着李世民的脸色,犹豫的说道:
“天下不知多少人期待您登基,将仁义祥和带给天下,若是我们以您的名义招揽天下英杰加入,您将会更加顺利。”
李世民微微点头。
始皇之死现在万万不能公布。
正是由于始皇的赫赫威名镇压,天下才能维持表面安定。
若是让他们知道秦始皇已经驾崩,那些六国遗族和各大势力必然起兵作乱。
到时就真的只是一滩浑水了。、
而秦末楚汉之时,英杰辈出,纷争频仍。
若是以自己的名义将他们招揽,或是提前镇压,则纷争之忧可解。
“第二,如今始皇驾崩于九原,假诏虽下,但是赵高、李斯之流还在九原逗留,营造始皇暂歇的假象。”
“我等发兵十万,以清君侧的名义,南下直取九原,活捉李斯和赵高两个大奸臣,并且迎回始皇遗体。”
“届时,我等可以护送始皇回宫为由,兵不血刃,一路长驱直入,入主咸阳。”
李世民点点头,此计正和他心中所想一样。
要想名正言顺,迎回始皇遗体乃是最核心之事,并且将始作俑者赵高李斯捉拿。
“可是为什么我们只发兵十万?三十万大军尽出,不是更加顺利吗?”王离问道。
“王将军所言有差,现在北方边患未定,上郡大军一旦出动,边境军力空虚,北方匈奴必然乘虚而入。”
“而且三十万大军所需粮草和行军速度也将大大拖慢。”
“因此行军十万足以,并且就算十万也尤有多之。”
“以我大秦长城军的战力,加上蒙将军的指挥,五万都可以大获全胜。发兵十万,只是为了万无一失罢了。”
张良解释道。
听他如此说,蒙恬和王离心服口服。
并且还有与张良拍了蒙恬一个马屁,他颇为开心的拍着张良的肩膀。
“行啊老弟,我烦了一天的问题,就被你这三言两语给解决了,有两把刷子啊。”
蒙恬熊掌一般的大手落在张良肩膀上,让他不由得龇牙咧嘴。
李世民有些欣赏的看着张良。
不愧是千古谋圣,按照他的策略,占领咸阳甚至都不需要十日。
甚至不需要爆发流血冲突,就可兵不血刃的入住。
不错,不错。
谋圣之名,名不虚传。
“很好,张良,就按你说的来。”
“你来撰写勤王檄文,并且制定作战路线和计划,蒙恬、王离听令行事。”
“蒙恬,调集兵马,整点军备,我们明日便起兵南下!”
李世民吩咐道。
“喏!”
……
走出军营,李世民先是看向南方,那里是咸阳的方向。
嘲弄的笑了下后,又看向北方。
“匈奴么……”
“咸阳之乱,乃芥藓之疾。北方匈奴才是心腹之患。”
“等国内平定,便可发兵北伐,将北方尽数纳入疆域!”
“我大唐的辉煌,将在大秦再一次上演!”
……
不久之后。
李世民站在武场之旁,看着有些生疏操练军阵的大秦军。
这是他告知蒙恬等人的,来自于后世的战阵之法。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大唐的军队作战法门先进了数个时代。
纵然现在只是传授的最基础简单的操练之法,也可以让秦军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公子,您这兵家之术,还真是神奇啊~”
蒙恬震撼的看着虎虎生风的军队,只感觉他们一招一式之中,充满了凶猛之意。
以管窥豹,蒙恬可以敏锐的察觉出来,这套战技仅仅只是一个初级的开始,
在后续肯定还有成套的更加强大的战技!
“公子,你这个战法,究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