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极殿。
赵匡胤身穿金黄龙袍,头戴十二流苏帝王冠冕,身姿挺拔,傲视朝堂。
高祖李渊,现已退居二线,成为太上皇,落坐于皇威左侧,神色复杂而又有些落寞的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赵匡胤意气风发的端坐于皇座之上,俯瞰下方朝堂忠臣。
前天他刚刚来到这个朝代,还有些胆战心惊。
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仅仅是一日之后,命运就发生额如此奇妙的变化。
一日强势登基,试问华夏上古以来,有几人能够做到?!
而且还是群臣响应,几乎所有的大臣、天下百姓众望所归!
朝堂大臣劝谏,皇帝李渊主动禅位黄袍加身。
大势所趋,天下共望!
大丈夫之不世功勋,当如此!
下方,秦叔宝、尉迟恭、程知节、长孙无忌等一干秦王老臣无不是激动万分。
作为辅佐秦王一路厉兵秣马,历经无数诡谲算计和九死一生,最终将秦王辅佐上帝位的从龙之臣,他们深深的知道。
自从今日之后,自己等人便是天下最顶尖的红紫公卿!
“哈哈哈!”
赵匡胤不由得大笑,自从大明陈桥兵变之后,这是他第二次感受到这种几乎称顶世间的极乐快感!
“封,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
“尉迟恭为右武侯大将,赐吴国公爵位,食邑一千三百户!”
“封……”
登基之后,自然便是大封群臣!
秦叔宝、房玄龄、杜如晦这一帮子随着秦王出生入死的老臣,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的名声流传千古,纵然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煜煜生辉。
如今赵匡胤悄无声息鸠占鹊巢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将他们笼络到位。
被封赏的臣子们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跪下。
“微臣谢主隆恩!”
“臣尉迟恭,愿为陛下出生入死!”
册封群臣完毕之后,赵匡胤便是下达了对旧太子和齐王一脉的处置。
建立大宋之时,赵匡胤便奉行仁义之道。
在陈桥黄袍加身之后,率兵回师开封,便下令约束将士,不得烧杀抢掠,因此收拢了民心。
再之后更是善待后周幼帝和太后,没有迫害孤儿寡母。
现在穿越到大唐,自然是要将仁义之道奉行到底。
“安陆王、河东王、武安王等王侯,剥夺王位,贬为庶人。”
这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儿子们,原本都被李世民给斩草除根了,由此李世民还担心他们前来索命,经常做噩梦。
直到后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担任门前守卫,这才好转。
由此也诞生了尉迟恭和秦叔宝两位门神的传说。
不过,赵匡胤当然不担心这些,也不需要将其残忍的斩草除根,反而可以借此绕他们一名,凸显自己的仁德。
在此帝王手腕之下,也能将李建成一脉的旧臣收拢归心。
他也相信,在自己的帝王手段之下,这些旧民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果然,听到赵匡胤的安排之后,无论是太上皇李渊,还是李建成的原人马,无不感慨。
“陛下英明!”
“陛下仁德啊!”
李建成手下的头号幕僚魏征更是感动莫名,为陛下的心胸宽广所敬佩,充满惊异的看着这位帝王。
……
“报——”
就在整个朝堂一片激动之时。
太极殿外忽然响起一声急促焦急的呐喊。
发生了何事?
随后,一位风尘仆仆的的将士便是踉跄着冲进殿内,直接跪在地面。
“启禀陛下!边关告急!”
“图却颉利可汗率兵十五万入侵泾州,杀进雁门关,,直逼长安!”
“战况紧急,危在旦夕啊!”
斥候兵的禀报顿时让整个殿内的氛围降为了冰点,刚刚喜大普奔的激动和欢喜一去不返。
取而代之的是文武百官滔天的愤怒。
“什么!十五万大军!”
“边关守将都是吃屎的吗?竟然让突厥长驱直入,犯我长安!”
“陛下,我大唐练练征战,民生凋敝,不可力敌啊,还请和谈以徐徐图之!”
众多大臣纷纷愤怒、震惊、谏言。
赵匡胤临危不乱,皱眉沉思。
对于突厥入侵之事,来自于几百年后的赵匡胤烫染早有预料,
按照他对于历史进程的了解,此时距离突厥入侵应该还有一段时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