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争吵 (1/2)

慕将军。

大概是连日相处,楚清辞给慕云铮的感觉虽没什么情绪上的变动浮动,但总体来说都是随和的。

哪怕是猜出了他的身份,也还是很尊重他个人意愿地喊他‘慕公子’,这会儿忽然来一声慕将军,语气里不仅带了探寻,剖根问底的味道,还有几分少有的疏远和凝视。

其实楚清辞一直都是淡淡的,两个人之间谈不上亲近。

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明显。

是那种把自己摘干净,作为旁观者的凝视和审问。

也不知道是对楚清辞突如其来的冷漠弄得不适应,还是在认真的思考着楚清辞扔下来的问题,一时间,两人相顾无言。

几乎是同时,慕云铮望向楚清辞的目光也有了变化,同样带着很明显的审视,还有好不容易卸下的戒备。

不是没有想过要问楚清辞,为什么要问他这个问题。

但不知怎的,内心却告诉慕云铮没有这个必要。

在慕云铮盘算着要怎么回答的时间里,楚清辞一直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也不催促他,只会在等得闷了的时候,捧起放在旁边的另一只茶杯饮上一口已经凉透了的茶水。

这是一场心理博弈,他们都懂。

谁也不想败下阵来。

最终开口的,是慕云铮。

算不上是耐不住寂寞,慕云铮掂量再三,似是也想知道楚清辞在斟酌什么,最后终于开了口:“姑娘既与天衍宗渊源颇深,大抵也知道,天衍宗曾在多年前帮助过西北军营从战中脱险。”

“也就是姑娘口中的西域边疆。”

这是桩旧事,若不是长久在天衍宗待过的人,怕是不会知道这件事的。

但楚清辞从小长在天衍宗,这件事她不仅听说过,甚至还算得上参与过。

在何皎皎还没被认回来时,天衍宗所有人都视她为掌上明珠,而在她小时候,也总跟着楚怀风四处游荡,其中便包括了慕云铮口中的西域边关。

只是慕云铮说的那桩旧事确实已经很遥远了。

遥远到楚清辞哪怕切身参与过,跟在楚怀风身边经历过,如今回想起来,也只剩下模糊的,拼凑不起来的碎片。

但慕云铮所说的帮助西北军营脱险,楚清辞是知道的。

闻言,楚清辞了然地点点头:“是,我知道。”

殊不知她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承认,在慕云铮看来,便也是承认了楚清辞与天衍宗关系匪浅——至少肯定了楚清辞在天衍宗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事实。

猜测得到了几乎肯定的推断,慕云铮笑了笑,继续将话口说了下去:“这些事情原是不能与任何人讲的,但姑娘既然于我有恩,又不似敌军,这些话,我与姑娘说也无妨。”

“我是来向天衍宗寻求支援的。”

说到这儿,慕云铮不知想到了什么,唇角的笑意染了刚才没有的苦涩:“边关一直以来战争不止,平民百姓,边关战士死伤无数,慕某屡次向朝廷上书请求支援,奈何朝廷却一直拖延,不肯借兵出兵。”

谈起此事,楚清辞竟在慕云铮脸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悲怆:“数十万条人命水深火热,纵使朝廷视他们如敝履,他们也是我必须守护的子民。”

“……也是朝廷的子民。”

朝廷的子民?

楚清辞对这些事情没有刻意去研究过,但在天衍宗时,也时常听同宗族的人闲聊时说上一两句。

哪怕是在虎落平阳,被楚清辞和裴礼扛回魔界时,慕云铮也从未有过如此落魄悲愤的神色:“朝廷不管,但我身为他们的将军,我必须管。”

“所以你就想着,向天衍宗请求支援?”

慕云铮点头认了:“父辈在时,天衍宗曾帮助边关脱险。”

“我也不过是被逼急了,想赌一赌罢了。”

但结果显然,慕云铮赌输了。

这样的谈话难免会让慕云铮想起那天的情形,大抵是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脱出,慕云铮也无所谓楚清辞知道更多了。

“何曾想求助未成,还被伤了一道。”

说过之后,慕云铮便陷入了沉默。

他不说话,但楚清辞直觉,他应该是难过的。

至于是在难过陆衔舟给他的那一剑,还是难过边关无数丧失性命的战士和百姓,楚清辞琢磨不清楚。

也不会放在心上。

“正如慕公子所言,当初在天衍宗被伤了一道,难道就不觉得疑惑么?”

“既然天衍宗在外名声向来以仁慈著称,又为何会伤公子一道?”

慕云铮心思缜密,自然是想过的。

听了楚清辞的话,慕云铮眯起眼:“姑娘想表达什么?”

“没什么,”楚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