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供不应求 (2/2)

而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便是高级基因强化药剂的使用。这种药剂能够激发人体潜在的基因力量,从而大幅度提升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

然而,它的副作用也同样显著,那就是极度消耗体力。使用了这种药剂的战士们,身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能量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原本正常的饮食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经过强化后的身体需求。

现在,每一位参与了高强度训练并且使用了高级基因强化药剂的战士,他们的饮食摄入量都是平常人的五到六倍,甚至更多。这对于避难所的物资供应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而且一旦有任何伤员,就算马上恢复好了,再恢复期间的食量更加恐怖,一天可能就10多碗饭才勉强可以饱

避难所的食堂里,以往整齐摆放的食物储备如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战士们在训练结束后,涌入食堂,狼吞虎咽地进食。他们的餐盘里堆满了食物,却依然无法填补身体那如无底洞般的饥饿感。

原本计划能够维持数月的食物储备,在这样的消耗速度下,预计的使用时间急剧缩短。

负责后勤管理的赵昊,每天都为物资的调配而焦头烂额。他手中的账本上,记录着食物库存的不断减少,心中的焦虑日益加重。

他深知,一旦食物供应出现短缺,不仅会影响战士们的战斗力,更可能引发避难所内部的恐慌和混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昊不得不重新规划物资的分配方案。他首先对战士们的训练安排进行了优化,尽量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训练强度,以降低体力的过度消耗。

同时,他组织了专门的团队,对食物的消耗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每一份食物都能被合理利用,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物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避难所不得不派出更多的搜索小队,冒着巨大的风险外出寻找食物资源。

这些搜索小队在末世的废墟中穿梭,面对着丧尸的威胁和各种未知的危险。他们翻遍了废弃的超市、仓库和居民区,只为找到哪怕一点点的食物。有时候,他们会幸运地发现一些未被污染的食品储备,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空手而归,失望而疲惫。

在避难所内部,战士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了当前的困境。他们在训练之余,主动参与到农业生产和物资节约的行动中来。

一些有农业经验的战士,带领着大家在避难所内开辟出一片片小小的农田,尝试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蔬菜和农作物。尽管这些努力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但每一颗亲手种下的种子,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叶尘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忧虑和责任感。他明白,避难所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也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一天,叶尘召集了所有的核心成员,包括赵昊、杨队以及其他重要的负责人,共同商讨应对食物危机的长久之计。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叶尘率先打破沉默:“大家都清楚,我们目前的食物供应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否则,避难所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赵昊紧接着说道:“叶队,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搜索力度,还应该考虑与其他幸存者组织建立物资交换的合作关系。

也许他们有我们所需要的食物资源,而我们可以用其他的东西进行交换。”

杨队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同时,研究如何提高食物的储存和保鲜技术,延长现有食物的使用时间。”

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十分激烈。最终,叶尘综合了大家的想法,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加强搜索小队的装备和训练,提高他们外出搜索的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到农业生产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同时,积极与周边的幸存者组织展开接触和谈判,寻求物资交换和合作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避难所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了这场与饥饿的战斗中。战士们在训练之余,纷纷投身到农业生产和物资管理的工作中。他们的汗水洒在了农田里,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了每一颗即将发芽的种子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避难所的情况逐渐有了好转。搜索小队带回了一些重要的物资,农业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的食物储存和保鲜技术也有效地减少了食物的浪费。

然而,叶尘知道,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缓解。在这个末世中,挑战永远不会停止,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努力,才能确保避难所的长久生存和发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