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八月,聂其贤刚掌握了部队,就传来好消息,结婚一年的夫人陈新午生了。
“老爷。”
陈新午躺在床上,孩子已经用丝绸棉被等包裹好,放在她身边。
由于聂家不差钱,丫鬟,老妈子啥的都不缺。
聂其贤看了看她。“不要动,新午,辛苦了。”
“不辛苦,孩子出生了,老爷给他起个名字吧?”
虽然陈新午是孩子生母,但是古代,一般都是父亲起名字,或者是爷爷奶奶。
聂其贤想了想,自己是穿越者,而聂家下一辈是光字辈。
要不叫他聂光穿?
穿字不好,不过川字谐音也可以。
于是聂其贤说道。“我字海上来,川流不息归大海,那就叫他聂光川吧?”
“光川?这个名字好。”
这个名字还算不错。
川字,有山川的意思,也有河流的意思,更新平原的意思。
山川者,名山大川。
河流者,百川归海。
平原者,一马平川。
陈新午可是家学渊源,很快就品咂出味道。
聂其贤又对一边的侍卫,七月份签到的宁伟,八月份签到的段鹏二人说道。“马上去电报局,给魔都太夫人发电报,就说我有儿子了。”
“是。”
有了儿子以后,聂其贤更觉得责任重大。
为了儿子孙子,自己怎么不得打下一个诺大的江山?
别的不说,一个儿子一个省,那么也得几十个省啊。
一个孙子一个市,也得需要几百个市。
一个重孙子一个县,也得需要几千个县。
作为拥有签到系统的聂其贤,再加上有陆士同学,还有聂家,曾家,左家,李家,陈家的支持,统一华夏那是必须的。
而作为再造华夏,堪比秦始皇的历史伟人,聂其贤怎么不得在子女上达到第一?
届时,统一华夏,收复外草原,以及高句丽,鬼子四岛,东南亚各藩属国,实际控制面积华夏最大。
届时,人口全华夏历史最多。
届时,军队数量,火炮,飞机,坦克,军舰,现役,预备役最多。
甚至,他还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统帅千万大军的人。
如此拥有各种第一,那么在继承人的数量上自然也要第一。
根据记载,继承人最多的是宋徽宗,有32个皇子,34个公主。
聂其贤也不需要超越太多,活着成年的儿子64个,闺女68个就行。
届时,每个省安排一个儿子坐镇。
而64个儿子,每个儿子怎么不得生他十个八个儿子?
那么就是640个孙子。
一个市安排一个孙子,也是足够的。
要知道越往后,寿命越长。
作为古往今来第一人,聂其贤怎么不比乾隆活的长?
乾隆皇帝活了89,自己怎么不得活到99?
按照20岁一代人,那么自己20岁有了儿子,40岁就有了孙子,60岁就有了重孙子,80岁就有了重重孙子。
按照数学题,儿子64个,孙子640个,重孙子6400个,重重孙子就是64000个。
不过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聂其贤作为备补军的团长,虽然有众多猛将辅佐,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兵力太少了。
再加上是新兵,所以他尽管训练有素,却也没有被调动,一直都在陆郎斋手下执勤列队。
话说时间来到了1914年,白狼带领乡亲们起义造反,反对袁大头。
一开始谁也没有在意。
但是很快,轻视他的后果很严重。
以至于再想灭了他,却发现他成了精。
两万多流寇,且有枪炮。
为此袁大头震怒。“撤销张镇芳的豫督,任命陆军总长段芝泉担任豫督,坐镇指挥。
周边鄂豫皖鲁陕全部军队,全都听从命令,务必剿灭白狼。”
消息传出,京城都惊动了。
毕竟陆军总长出动,肯定不是光杆司令。
于是他调动了备补军。
而加上周边省份的军队,足足十多万。
京城,警卫军。
“传总长军令,我警卫军也要出动。
咱们从民国元年开始训练,到现在也有两年时间了。
是骡子是马的,拉出来溜溜。”
“传我命令,一团冯焕章部为左路,二团聂其贤部为右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