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太快了! (1/2)

陈文喜起身介绍,这两位皆是江城体育局的领导,年长者为田径项目主管胡主任,年轻者为张教练。林逸一一打招呼,心中却更加好奇,体育局领导找他究竟所为何事。

体育局的两位访客,让林逸心中有了几分揣测。

“胡主任、张教练,你们好。”林逸礼貌地向两人问好。

“林逸同学,我是胡文庸。”胡主任起身,笑容满面地回应。

“张勇。”张教练也随之起身,向林逸点头致意。

两位访客对林逸的态度极为亲切,没有丝毫领导的架子,这让林逸对他们的第一印象颇为良好。

胡文庸随后的话语,证实了林逸的猜想:“林逸同学,10秒37的成绩,真是令人惊叹!”

林逸谦逊地笑了笑:“胡主任过奖了。”

胡文庸继续称赞,随后话锋一转,说明了来意。正如林逸所料,他们是来招募他的。

林逸的成绩确实引人注目,早在第一天传出时,胡文庸便已得知。然而,当时的兴奋剂风波让他暂缓了行动。如今风波平息,林逸的清白得以证明,胡文庸自然迫不及待地与主管教练张勇一同前来。

两人早已商定,无论如何都要将林逸这位潜力新星纳入田径队。他们深知,一旦成功培养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这不仅是业绩,更是无上的荣誉。

胡文庸满怀诚意地表达了他们的意愿,然而,林逸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对不起胡主任,我只想专心学业,而且,我对成为运动员并不感兴趣。”

胡文庸闻言一愣,他招募过众多学生,从未遇到过像林逸这样只想好好学习、不愿成为运动员的。但他迅速调整策略,劝说道:“林逸同学,运动员和学习并不冲突,你可以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学习。而且,运动员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以你的天赋,未来定能成为杰出的短跑健将,为国家争光。”

接着,胡文庸开始列举运动员的各种好处,从国家重视、待遇优厚,到取得好成绩后的奖金、社会地位和关注度等。然而,林逸依然不为所动。

胡文庸见状,向陈文喜使了个眼色。陈文喜心领神会,接过话题继续劝说:“林逸,学校也会全力支持你。如果你将来想继续深造,我们会为你申请特批,一路绿灯。而且,一旦你取得好成绩,学校的奖金也不会少。”

张勇、李秋波和江涛等人也纷纷加入劝说行列,强调这是难得的机会,将来为国争光将成为国家的英雄。然而,林逸依然坚持拒绝。

胡文庸不禁皱眉问道:“林逸同学,你是不是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说出来,我们能解决的尽量解决。”

林逸见时机成熟,故意露出为难的神色:“胡主任、陈院长,要我答应也不是不行,但你们得答应我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你说。”胡文庸急切地问道。

林逸看向陈文喜:“第一个条件,我希望学校允许我随时不来上课,而且期末考试不能挂科。”

这个条件若在平时,陈文喜定会严词拒绝。但此刻情况特殊,林逸一旦加入田径队,训练将占据大部分时间,无法上课也是情理之中。至于挂科问题,更是易如反掌。于是,陈文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接着,林逸将目光投向胡文庸:“第二个条件就是,我只参加比赛,不参加训练。”

胡文庸本以为第二个条件也会轻松答应,但一听之下顿时愣住了。张勇更是直接反驳:“不可能!不训练怎么保持状态?这个条件我们绝不答应,除非你能跑进10秒3!”

张勇为林逸设定了一个目标——10秒3的百米成绩,这并非随口一提,而是基于他对林逸潜力的洞察。林逸之前跑出的10秒37,在张勇看来,是未经雕琢的璞玉之光,暗示着林逸若能接受专业训练,未来可期。然而,他并未预料到林逸的潜力远超想象,认为10秒3对当前的林逸而言仍是个遥远的梦想,毕竟,即便是专业选手也难以轻易触及这一成绩。

面对张勇的设定,林逸只是淡淡一笑,转而向胡文庸提出尝试的请求。“当然,我们本就打算对你进一步考察。”胡文庸回复道。林逸随即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达到10秒3,是否可以满足我的一些要求?”胡文庸望着林逸那自信满满的脸庞,心中只道是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毕竟在他看来,林逸能再次跑出10秒37都已是不易,更遑论突破至10秒3的国家级水准。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林逸的条件。

林逸的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切,他正为即将到来的剧组拍摄而烦恼如何向学校请假,此刻的机会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不愿加入”作为谈判筹码,成功激起了胡文庸的紧迫感,为自己的条件铺设了更易达成的道路。当然,他也做好了另一手准备,但胡文庸的急切态度让他无需启用备选方案。

一行人移至室内体育场,恰逢体育课时间,林逸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