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这个世界的身世 (1/2)

瑞云市老城区内有一条街,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书香街。

这附近原来都是学校,如今这些学校多是搬迁出去了,而新城区的建设也使得这里慢慢成了城市的角落,极少人问津。

以前的好几十家文具店、书店,也都搬迁的搬迁,关门的关门。

这书香街,渐渐难闻读书声、翻书声。

书香街的尽头,有一家依旧还营业着的书店,书名很有趣,叫做缺书。

店门两边有一副对联,字也极淡了,有些剥落的破旧,难得是干净。

如同这周边的环境,难得是安静。

“是也释也,之乎知乎。”

暖春午时的阳光从天际投来,驱除着寒冬残留不多的严寒。

隔着干不高枝不密的杨树,照进缺书店的门窗,洒下一片斑驳。

有一个老太太手捧着一本书靠在躺椅上,身上盖着被毯,老花镜架在鼻梁上,脚边窝着一头黑色的猫。

那猫的神色极其慵懒,和老太太认真看书的模样形成对比,又那么和谐。

秦天推门进去,那黑猫耳朵竖了一下后连眼皮都懒得抬,对这脚步声它已经是熟悉到了极致。

那老太太也只是推了一下老花镜,继续看书。

“白奶奶。”

秦天走近,到了老太太的身边,轻声中带着兴奋,说道:“我有话跟您说。”

他要告诉这个对自己恩重如山的老太太,自己变了,不再傻里傻气。

“先去吃饭,然后帮陈婶把碗筷洗了。”

“后头几个小家伙闹腾的很,你去看着点,有什么话,等我先午睡完了说吧。”

老太太依旧没有抬头,如常的吩咐了几声,声音带着一些疲意。

说完便拉好身上盖着的被毯,眯上了眼睛,回应她的还有黑猫在脚边蹭了几下。

秦天见此,没有再说话,回身将书店门合上,也没锁。

这片地方现在是极少人买书了,自不担心有人来打扰白老太太休息。

书店后面,是一个由几间平房围成的院子,房不高地方倒不小,这是秦天穿越后从小长大的地方。

秦天在这个世界也是孤儿,极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抛弃,由白老太太养大。

白老太太曾和秦天说过,捡到他的时候身上有两张纸条,一张写着“秦”,一张写着秦天身上的病症。

除了这两张纸条外,秦天身上还有个长命锁和金镯,都是精细的物件,出自有钱人的府上。

这些白老太太就说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提起。

秦天自然是明白了自己被抛弃的原因,但对此他没有什么特别波动的情绪。

从未想过要去追溯他的身世,对于他来说,这里才是他的家,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除了秦天,白老太太还收养了六个孤儿,都比秦天小,而且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甚至可以直接说是残疾。

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孤儿院。

但孤儿院和孤儿两词,白老太太从不让任何人提,说这里就是个家。

白老太太祖上都是书香门第,出过好几个进士,在民国时还是个大家族。

如果说人生也分四季的话,对白老太太来说在20岁之前是春季,20岁之后便都是寒冬。

20岁那年家族没落,过几年又遭了灭门之灾,只有两个妹妹和她活着。

俩妹妹被亲戚带去了香港,而她嫁了人。

后丈夫又死在战争年代,没留半个子嗣,终生也没再嫁。

后靠祖上留下的财产,在这不大的城市中孤独而坚强的活着。

很早前就买了这院子周边的房子,不缺吃不缺穿,却少了太多本该有的东西。

后收养了秦天等人后,生活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回来了,饭还热着,你先去吃。”

一个屋里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她是陈婶,打秦天记事起就在这里帮忙。

院子里添了不少孩子后,陈婶也拦着白老太太雇人,说这些孩子可怜,怕随便雇个人来不细心伤了孩子们。

大多事都她一个人忙活着,偶尔她老公也会来帮忙干干重活,一干就是十几年,会有埋怨的话,但都只是嘴上说说。

这院子里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和正常孩子很不一样,有时候能把陈婶气哭。

有时候可怜哭,也有时候感动哭,哭完抹干眼泪继续干活。

有动过走的心思,但从来都没舍得。

陈婶和她老公一直没有孩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将这院子里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吃完还热的饭菜洗了碗筷,秦天用力睁了睁眼睛,看着院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