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温故 (1/1)

温故2006 5月27日Dat.....夜云时

虽然说近日里,学习气氛竟是紧张,急迫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满眼是旧日的笔迹的作文之类的,总有种欲整理一番的冲动,其实原因挺显明显易见的,一来,我的笔迹不甚好看,但无奈呀!我的字就只有这个程度,叫我草书般或是正楷般都不太可能,二来,肚子里的墨水自是不足,错字常有,涂改液满页;三来,旧日的文章之类,低庸得见不得人,等等.

不是有句“旧句时时改新篇日日成“吗?对于周记,某些我作了一些更改,本人自是觉得改了之后比先前的好得多,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列出了.

在夜里翻间旧书,不经意中发现旧日,即上学期里自己写的............,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文体了,只见在上学期里我曾多番修改.现一字不改摘录如下:

《满桃李》

山坡上,依山旁,有所人家处,

一老人,种桃李,桃李百万棵.

溪水流,绿萌垂,炊烟缕缕起.

十年树,百年人,人盼树长大,

土坡上,依山旁,有所人家处.

一老人,种桃李,花叶争相出

溪水流,绿荫垂,凉风习习来.

十年树,百年人,树大人不在

土坡上,低山旁,有所人家处.

一老人,种桃季,枯头罢竟鲜,

溪水流,绿荫重,夕阳渐渐归,

再别啦,满桃季,莫忘昔日辉.

不管是怎么样也好,如今对此文,我真是改动不了一字,或许现在实在是墨汁不够,或许早已对它动了心.是的,向来我写东西,不是写过就付之东流去的,对于像上文般的这类心有所牵的文,写当时的是完完全全会背的.并不是说吹水(撒谎),而是如今早忘十之八九,但是对于一些特爱的一两句还是记得的。

例如初一时写的“人生匆自数十载,难得回头一眸再,遍头白发思忆呆“.(全诗是八句的).

例如:“扎扎丛边坠,蓬蓬叠莲蓬“.(全诗是4句的)

以上都是初一时写的;现在忆起,小学时好像未曾写过诗,还有许多许多,只因最近弃文从理?早忘却了,也罢!

诗,自然是不记得了,对了,现在想起,似名言名句的.我写过不少,其中就有(当然对,于是时,我全是识背的)....

忽然,有两个同学竟然下起棋来唉!棋瘾来时还真是看法可阻的,因此罢笔而去.时,现在已经是昨日的明天了,点点指头约是酉时四刻(6点55分左右),一更未至尚早,现在想想名言,有一句还真是颇牵我心的:漂泊半生别未定,誰愿与君共巢衣.

这两句意思显而易见的.不是说男的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吗?

原来女的也有的,那么叫什么好呢?叫“巾国别三日,刮目相看“好吗

?有巾国英雄这一词,想必也挺好的.为何会突然有这种兴致写巾帼,是这样的,

今日下午在饭堂里用餐,忽然遇着上学期6班的雯,

还真是让我吃了一惊,真是帼别三日,能目相看.比起以前美多了!

回想起在平时上网,时时在QQ里与她搭讪,可她却是从

不回应我,真气死我了.是的,现在想起,从认识她到现在

与她闲聊也好像,至今还共不够三句.唉!罢!

活像冷美人.

看来当时我写的《满桃李》这,恐怕没有一点.....

一点...,一点什么呢?

人去也,还情留一点痴!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