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此等神速,断无可能? (1/2)

金幕之上,画面切换。

“大国基建之华夏铁路篇”。

一幅巨大的图案缓缓展开。

纵横交错的线条如同蛛网,密布于华夏大地。

“八纵八横”,铁路网络格局基本构建完成。

京都、天京、尚海、广周……一个个铁路枢纽赫然在列。

华夏铁路运营里程:超15.5万公里。

高铁里程:达4.2万公里。

秦朝。

秦始皇嬴政看着金幕,眉头紧锁。

“铁路?”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

“莫非是用铁铺路?”

嬴政心中惊愕。

大秦铁矿稀缺,铁多用于打造精锐兵器。

用铁铺路,何等奢侈!

汉朝。

汉武帝刘彻从龙椅上霍然起身。

“铁路?”

他眼中满是困惑。

天下铁产量,何足铺路?

铁器做路基,又当如何承载车马?

刘彻只觉头脑一片混乱。

清朝。

光绪帝仰望金幕,久久不语。

十五万五千里!

如此规模,何其浩大!

大清倾尽全力,方才建成八十里唐胥铁路。

后世之建设能力,竟至于斯!

“高铁……”

光绪帝喃喃自语。

这又是什么?

金幕之上,画面变幻。

绵延的铁路仿佛钢铁巨龙,蜿蜒伸展,消失在天际。

一辆钢铁巨兽呼啸而过,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金色光幕上弹幕飘过。

“华夏高铁,成就辉煌!”

“速度惊人!从京都到尚海,只需要四小时!”

“厉害了,我的国!”

秦朝。

秦始皇嬴政看着金幕上飞驰而过的列车,眼中满是震惊。

“蓟城至娄县,不过两时辰?”

他指着金幕上的地图,难以置信地问道。

“回陛下,金幕上确是如此显示。”蒙毅躬身答道。

嬴政转头看向李斯,“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捋了捋胡须,“臣以为,恐信息有误。蓟城至娄县,两千余里,寻常百姓跋涉至少一月之久。”

嬴政微微点头,“朕亦如此认为。”

汉朝。

汉武帝刘彻霍然站起,龙目圆睁。

“两千余里,仅需两时辰?”

他反复确认着金幕上的信息,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若真如此,调兵布阵,输送粮草,岂不易如反掌?”

刘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此,国家实力必将大增!”

“陛下所言极是!”年轻的霍去病激动地附和道,“臣曾率军奔袭千里,亦耗费数日之久。若真有如此神速之物,何愁匈奴不灭!”

“骠骑将军此言差矣。”卫青沉声道,“日行百里,已为急行军,战马损耗极大,

两千余里,两时辰,纵是天马亦不可及,想来是信息有误。”

“大将军言之有理。”刘彻沉吟片刻,挥手示意两人安静,“且先继续观看,再做定夺。”

三国。

蜀汉。

梓潼城中。

刘备看着金幕,眉头紧锁。

“两时辰……两千余里?”

陈到难以置信,“便是吾麾下精锐,日行百里已是极限。”

“此等神速,匪夷所思。”

诸葛亮羽扇轻摇,“亮以为,此事必有蹊跷,不可尽信。”

魏国。

许昌城中。

曹操目光如炬,盯着金幕上飞驰的列车。

“无马拉车,无牛耕地,却能自行飞奔,岂有此理!”

程昱附和道,“定是虚妄之言。”

吴国。

建邺城内。

孙权霍然起身。

“若真有如此神器,何愁天下不定!”

他看向鲁肃,“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摇头,“臣亦不敢断言真伪。”

孙权苦笑,“虽不知真假,然如此世界,朕心向往之。”

大唐。

李世民看着金幕,陷入沉思。

“若遇此等强敌,朕之江山,危矣。”

尉迟恭瓮声瓮气地说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