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难道我大清真的要亡了吗? (1/2)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霍然起身。

“竟…竟至于斯!”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金幕中展现的惨烈景象。

“竟有如此强敌!”

李世民眉头紧锁,心中翻江倒海。

“药师,你可曾见过如此惨烈的战事?”

李靖缓缓摇头。

“从未见过。”

“臣征战一生,也未曾见过如此强悍之敌,如此惨烈之战争。”

李靖的语气中充满了震惊和感叹。

“七十万大军啊……”

他长叹一声,神情凝重。

“这倭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回金幕上。

心中充满了疑惑。

明朝。

明成祖朱棣狠狠一拳砸在龙案上。

“岂有此理!”

他怒目圆睁,须发皆张。

“倭寇竟敢如此欺我华夏!”

朱棣的胸膛剧烈起伏,心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朕要御驾亲征,将这些倭寇斩尽杀绝!”

朱高煦一步跨出。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为死难的将士报仇雪恨!”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儿臣定要将这些倭寇赶尽杀绝,永绝后患!”

朱棣看着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好,高煦,朕就将这重任交给你。”

“务必将倭寇彻底剿灭,扬我国威!”

清朝。

光绪帝颓然地坐在龙椅上。

“朕…朕无能啊!”

他双目无神,声音颤抖。

“竟让华夏遭受如此奇耻大辱!”

光绪帝的脸上写满了悲愤和自责。

“大清…大清为何如此羸弱?”

他紧紧握拳,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

“难道…难道我大清真的要亡了吗?”

光绪帝的目光落在金幕上,心中充满了绝望。

“华夏…华夏……”

他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希望。

“或许…或许大清还有救。”

“朕要向后世学习,重振大清雄风!”

天上金色光幕视频继续播放。

【松江府战役纪实】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尸横遍野。】

【倭军如潮水般涌来,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华夏的防线。】

【华夏将士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三个月的时间里,战火绵延不绝。】

【倭军投入兵力超过三十万,伤亡四万余人。】

【华夏集结七十五万大军,牺牲和受伤者达三十余万。】

【最终,松江府失守。】

【但倭寇三个月征服华夏的野心彻底破灭。】

【画面最终定格在遍地狼藉的战场上,残阳如血。】

弹幕纷纷留言。

“卧槽!这仗打得太惨烈了!”

“向先烈们致敬!”

“七十多万对三十万,还打输了?”

“楼上的,懂不懂什么叫本土作战优势?”

“懂不懂什么叫以战养战?”

“懂不懂什么叫补给线?”

“虽然输了,但倭寇的速亡华夏计划破产了,也算是惨胜吧。”

“这仗要是放到现在,直接核平了!”

“三十万烈士啊!换来了华夏的喘息之机!”

“看得我热血沸腾!”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华夏民族的坚韧不拔!”

“我们华夏民族,从不畏惧任何挑战!”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此战虽败,但华夏精神永存!”

秦朝。

秦始皇嬴政看着空荡荡的金幕,眼中精光闪烁。

“华夏军民,团结一心,虽败犹荣。”

李斯眉头紧锁。

“陛下,倭人凶猛,臣深感忧虑。”

“七十五万大军,竟未能战胜三十万倭寇。”

王翦亦是疑惑不解。

“臣也觉得蹊跷。”

“如此悬殊的兵力,为何伤亡如此惨重?”

“且战损比如此之高,实在令人费解。”

大汉时空。

汉武帝刘彻目光沉沉,看向卫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