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天神下凡冠军侯 (1/2)

唐朝。

太宗李世民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金幕。

他心中焦躁不安。

大唐开疆拓土,战功赫赫。

尉迟恭、秦琼更是勇冠三军。

为何榜上无名?

难道大唐盛世,歌舞升平,将领的重要性就下降了?

李世民脸色愈发阴沉。

金幕继续闪烁,其他朝代的名将接连出现。

大唐的名字却始终未曾出现。

李世民烦躁地在殿内来回踱步。

他时不时看向金幕。

却一次次失望。

李靖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李世民的神色。

他心中明白李世民的焦虑。

也理解他对大唐将士的期盼。

“陛下。”

李靖轻声开口。

李世民停下脚步,看向李靖。

“药师有何见解?”

李靖沉吟片刻。

“金幕评选,终究只是一家之言。”

“我大唐将士,皆是沙场猛将。”

“纵然榜上无名,亦不损其功绩。”

“陛下不必为此烦忧。”

李世民微微颔首。

李靖之言,让他稍感安慰。

“药师所言极是。”

“朕只是心有不甘。”

“我大唐将士,不应被如此轻视。”

李靖再次开口。

“陛下。”

“金幕所评,皆是过往之事。”

“未来如何,尚在我辈手中。”

“我大唐将士,定会在未来的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

李世民眼神一亮。

李靖的话,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是啊。

过去已成定局。

未来却充满无限可能。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

“药师之言,醍醐灌顶。”

“朕明白了。”

就在这时金幕滚动。

【华夏历史十大武将第四——薛仁贵。】

【薛仁贵,字仁贵,绛州龙门人,唐朝名将。】

【贞观末年,从军征讨高句丽,因功累迁至右领军中郎将,后又参与平定铁勒叛乱。】

【显庆二年,薛仁贵奉命率军二万渡海作战,在金山大败九姓铁勒,擒获其首领。】

【龙朔元年,薛仁贵率军大破高句丽于扶余城外,攻克扶余城,迫使其君主投降。】

【薛仁贵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是唐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唐朝。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来。

惊喜之色溢于言表。

“薛仁贵!”

李靖也面露喜色。

“恭喜陛下。”

“大唐终有一将入选。”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更多关于薛仁贵的介绍。

“药师,这薛仁贵是何出身?”

“如今在朝中担任何职?”

李靖捋了捋胡须。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

“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之后。”

“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皆曾在前朝为官。”

“但薛家因其父早逝而家道中落。”

“薛仁贵少年时生活贫苦,地位低微,只能以耕田为生。”

李靖继续说道:“薛仁贵的妻子,贤良淑德。”

“听闻陛下要御驾亲征高句丽,便力劝其从军,为国效力。”

李世民微微点头。

“贤内助啊。”

李靖又道:“老臣第一次见到薛仁贵时,他正在军中充当火头军。”

“彼时,他正带着一众弟兄操持伙食。”

“老臣见他器宇轩昂,便让他与军中勇士比试。”

“这才发现他身怀武艺,且颇有韬略。”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如今他在军中担任何职?”

李靖答道:“目前,薛仁贵尚无官职在身。”

李世民沉吟片刻。

“如此将才,埋没于伙房之中,实乃可惜。”

他猛地一拍桌案。

“传朕旨意,破格提拔薛仁贵为游击将军!”

“赐其五千兵马,随朕东征!”

李靖拱手道:“陛下圣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